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新林區提素質強服務促和諧
2009-11-17 16:03: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7日訊 近日,在蘇州市召開的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表彰大會暨全國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會議上,新林區受到了『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市)』的命名表彰,標志著我區的社區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成績的取得是創新與實乾的結果。這個區始終把社區建設作為夯實黨的群眾基礎的重要工程來抓,在硬件設施『上水平』後,著力在軟件建設上『創一流』,通過開展『三創三促進』活動,使社區真正成為了和諧社會建設的橋頭堡。

  創『發展型』社區,促進自營經濟增長。以社區學校為依托,在群眾中開辦『三個課堂』,即:開辦『流動課堂』,組建『致富宣傳隊』,通過理論宣講、政策解讀等方式大力宣傳致富政策和致富項目;開辦『周末課堂』,從『致富協會』中精選業務水平較高、致富經驗豐富的種養大戶,每逢周末到社區學校為有致富願望的群眾傳授致富實用技術,今年以來,組織張艷蘭等22名食用菌種植大戶為群眾授課66次,王立發等15名養殖大戶為群眾授課45次;開辦『田間課堂』,經常組織各行業的致富能手,深入田間地頭,傳授自己的實踐經驗,為群眾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今年以來,共組織蔬菜大棚種植能手尹萬全、獺兔養殖能手趙東緒、黑木耳種植能手司紅梅等18人,深入生產現場,解決群眾致富難題131個。今年這個區木耳養殖達到了8000萬袋,人均增收近萬元。

  創『關愛型』社區,促進群眾生活改善。圍繞居民需求,開發社區服務項目,全區社區共建立醫療衛生、復印社、維修點、愛心飯桌、中介機構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近500個,建立黨員、青年、老年等70多個志願者服務隊,采取定名稱、定時間、定目標、定內容的『四定』措施,經常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各類服務隊為居民信息諮詢3380多次,家政中介服務1610餘次,為居民提供醫療衛生保健服務516次。此外,定期組織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僅今年『七.一』期間,林木產品經銷公司黨支部、資源科黨支部等1625名黨員就為群眾送去大米635袋、白面343袋、豆油1228桶,為群眾提供『便民』服務3536人次。

  創『安樂型』社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采取『政府主導、社區自建、社會支援、群眾共享』的形式,在全區建立了社區圖書館和閱覽室共18個。在建立新民社區圖書館期間,全區各單位僅用一天時間就捐書達15000餘冊;各社區組建了多個文化團體,精心組織開展『鄰居節』、『文體競賽』等一系列健康向上、豐富多彩、服務居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社區向心力。林城社區退休黨員組建了中老年秧歌隊,文藝宣傳表演隊、夕陽紅合唱隊等5支群眾性文化隊,他們以歌頌黨、展示林區發展新面貌為主要內容,自編自演群口快板、小品等,在重大節日以廣場文化等形式為居民演出,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潤蘇社區16名老黨員組建了『夕陽紅義務治安巡邏隊』,經常到酒店、網吧、個體旅店等場所附近巡邏,今年共制止打架、盜竊等行為9次,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