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慶市房產交易市場異常火爆,業務窗口前排起長龍,工作人員超負荷工作,每天辦理業務人數,遠遠超過實際發票張數。
排不上號,就辦不了業務,排號難,滋生各種角色的票號販子。對此,房產交易部門采取措施,實行票號實名制,有效遏制了倒票現象的發生。
但好景不長,賣號的人雖然少了,但一些有經商『頭腦』的人卻開始變換方式賺錢。
『代客排號』者振振有詞地說:『不讓賣號,我們替別人起早去排號,我們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票號。出賣勞動力,不算違法吧!』這種說法能站住腳嗎?近日,記者對此現象進行了調查。
神秘車凌晨出動
據悉,入冬以來,每天凌晨兩三點鍾,大慶市房屋產權市場龍南交易中心(以下簡稱龍南房產交易中心)門前,時常有一輛藍色的面包車出沒。
車前兩束燈光照亮了龍南房產交易中心門前寂靜的聚賢街,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車停後,燈光熄滅,車卻不熄火。
駕駛員是一位五旬的老漢,除了他之外,車內還有兩名女子。他們穿得很厚,在車裡也戴著帽子。
老漢的眼睛不時地盯著龍南房產交易中心的大門,一旦有人影出現,他們便會跳下車,如果人影從門口經過,走出聚賢街,他們還會返回到車上。
據一位知情者透露,雖然市民到房產交易部門領取票號是免費的,但是由於號少人多,不起大早是『搶』不到號的,手中無號就辦不了業務。這輛藍色面包車,已經在這裡活動了一周多,是為了替人排隊領取辦理房產交易業務票號的,從中賺取一定的勞動報酬。
11月16日9時許,記者來到龍南房產交易中心,此時早早在門外排隊的領號人,都已經進入大廳內。
距離大門口不遠處,果真有一輛藍色的面包車停在路旁,這輛普通的面包車,與其他車完全不同,非常紮眼:前風擋玻璃處貼了一張醒目的『大字報』,上面赫然印著『代客排號』四個大字,下面還印有一個手機號碼。
在該車的側面車窗上,也張貼著同樣的『招商廣告』。一陣寒風吹過,前風擋粘貼的廣告脫落了下來。
當時車內無人,記者在車邊走動時,一位老人從房產交易大廳內走了出來,很用心地將廣告重新粘了上去。
老人上車後,便有一名中年男子上前與其攀談,記者看到,這位老人拿出一個小本,記下了一個號碼,收了20元錢。
排號人公然攬活
記者猜測,這個老人應該就是讀者反映的『代客排號』者。那名男子走後,記者走到近前與老人搭訕:『你能替我排號嗎?怎麼收費啊?』
老人打量了記者一下,讓記者上車說話。老人聲音很宏亮,記者剛坐到副駕駛位置,老人便急忙問道:『你是賣房子的,還是買房子的?』記者說:『我是買方,已經來三次了,每次都沒有領到號,現在著急過戶,不知該怎麼辦。』
老人聽後笑著說:『找我就找對人了,我就是專門替人排隊領號的。我聲明一點,我只收勞動報酬,賣的是勞動力,不是票號!』
『那您是怎麼收費啊?能幫我排到前面的號嗎?』記者問。
老人遞給記者一張卡片說:『我姓張,這是我的業務聯系卡。周一至周四,替人排隊收50元,周五收70元。此外,還需要交20元押金,次日7點憑收條交接,過時作廢。』
『為什麼周五收70元?不交押金不行嗎?』記者問道。
『因為這裡周一至周四,每天都發60個號,而周五發的號就相對少一些,所以周五就貴一些。押金必須得交,因為我這兒「生意」很好,每天「活兒」都排得很滿,今天我已經接了三個活兒。再者說,我天天都在這兒攬活兒,不可能拿著20元錢就跑了。』說著,張老拿出票據本兒,要給記者開具押金票據,並詢問記者的手機號碼。隨後,記者以拒交押金為由,借機離開。
記者走後,仍有人與老人『談業務』。當日11時許,老人駕車離開。
記者在交談中了解到,老人今年50歲。據他講,今年夏天他負責給一家單位開車,這輛藍色面包車是單位的,並不是他個人的。到了冬天,單位的活少了,就盯上了這份『代客排號』的活,沒想到能有這麼『火』,雖然辛苦點,但是一天最少也能掙100多元。
起初,是張老自己乾,後來家人都來幫忙,因為人多排的號就多,掙的也就更多。
按張老的說法,如今這份『活兒』已成了他和家人的一份『職業』。
代客排號惹爭議
『代客排號』能否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代客排號』能否等同於『賣號』?
對此問題,張老強調說:『我知道那地方(房產交易中心)不准賣號,我和那些賣號人不同,他們賣的是號,我賣的是勞動力,不是票號。』
盡管如此,有律師認為,受人委托或僱傭去排隊領號,從表面來看並不違法。但是,房產交易部門所發的票號是免費的,而且『職業』排隊者並非辦理業務的人,看上去是賺取勞動報酬,但最終交易的還是票號,這樣看來,他們所排得的票號,不是為了辦理業務,而是為了換得錢財,以此牟取利益。長期以往,他們的做法就會剝奪了他人(辦理業務者)公平排隊的權利,侵害了他人,影響了正常的排隊秩序。所以說,這種做法還是有些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