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父親打工失去雙腳離家出走 執著女兒尋七年花光積蓄
2009-11-19 16:12:16 來源:大慶晚報網絡版  作者:楊興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老人將拾到的紙殼放到三輪車上。

  東北網11月19日訊 11月12日,萬寶小區的人行道上,一位老人拖著殘疾的雙腿,跪在地上,在凜冽的寒風中,一步步地向前移動著。

  老人緊緊地抱著一捆紙殼,這是他剛剛從垃圾桶裡翻出來的,十幾年來,他靠撿廢品維持生活,每天從龍鳳區到萬寶小區,這已經成為他的一種固定的生活模式。

  附近商店的人看到他來了,都像和他事先約好了似的,把家裡的紙殼箱子拿出來,折好後交給他。老人不會表達什麼,他用長滿老繭的雙手接過紙殼,嘴裡不停地說著謝謝,一種千恩萬謝的感激之情,從他滿是皺紋的臉頰上流露出來。

  『這老頭兒,真是太不容易了,你看他的那雙腳,都沒了!』

  記者經多方面的采訪,了解到老人不為人知的一面,一段父女之間感人至深的親情由此揭開。

  A異地打工失去雙腳

  這位老人名叫盧祥勛,今年65歲,暫住在龍鳳區鐵東。熟知他的人,都叫他老盧頭。

  老盧頭脾氣倔是出了名的,因此,也有人叫他倔老頭。

  老盧頭的老家在遼寧省,1990年,46歲的老盧頭和妻子離婚後,一個人遠去新疆牙克石打工。

  靠每個月省吃儉用,老盧頭把賺來的大部分錢都寄給了女兒。

  那時,女兒就快嫁人了,這些錢是他給女兒做嫁妝用的。

  老盧頭知道,雖然自己的家裡窮,可是女兒出嫁是一件大事,他決不能虧著女兒,一定要風風光光地把女兒嫁出去。

  每個月的月初,老盧頭都會按時給女兒寄錢,3年來無論刮風下雨,從來沒有停止過。

  直到有一天,老盧頭的女兒再也沒有收到父親寄來的錢。

  1993年的一天,老盧頭在牙克石林區乾活兒時,一不小心,雙腳滑進了機器中。當時他只感覺到一陣劇痛,隨後便昏迷過去。

  醒來時,老盧頭已躺在醫院的床上,也就是在此刻,醫生告訴他,他的兩只腳都沒能保住。

  想到自己永遠地失去了雙腳,老盧頭的腦海裡一片空白,望著雪白的床單和空蕩蕩的天花板,他陷入了絕望中。


 

  B為了女兒遠走他鄉

  蘇醒過來的那一夜,老盧頭整夜沒有合眼,這個剛強的東北漢子,平生第一次認栽了。

  『自己沒有了雙腳,從此就變成了廢人,到了誰的身邊,都是個拖累。』老盧頭有些絕望。

  還有幾個月,女兒就要出嫁了,如果讓親家知道了這件事,這門親事肯定要泡湯:誰願意娶個媳婦,帶進門一個殘廢的岳丈啊?

  老盧頭心裡想:自己絕對不能給女兒增添負擔,女兒嫁個好人家,太不容易了。

  第二天早晨,老盧頭下定了決心,離開牙克石,去一個女兒永遠也找不到的地方。

  想到自己以後再也見不到女兒了,老盧頭的心裡一陣淒涼。

  在牙克石養好傷後,老盧頭只身一人來到大慶,從此開始了他長達16年的撿廢品生涯。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老盧頭便拄著兩個小木棍,在地上艱難地跪行著,四處去尋找廢品。

  晚上,老盧頭將一天撿到的東西賣掉後,買來食物充飢。

  花不起錢租房子,老盧頭便到莊家地裡撿了一些柴禾和蒿子,勉強搭了一個窩棚。

  因為沒有了雙腳,乾活不方便,這個窩棚,他不知道搭了多少次,最後纔算勉強能住人。

  一到下雨天,窩棚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碰到冬天,寒風襲來,窩棚四處漏風,老盧頭便仿佛碰到了災難。雖然身上裹了一層又一層的舊衣服,但他仍然被凍得直哆嗦。但他不肯向人求助,自己默默地承受著漫漫冬夜帶給他的煎熬。

  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照亮整個城市時,老盧頭就開始想女兒。他的心仿佛打碎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對他來說,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C女兒尋父整整七年

  父親的離奇失蹤,對老盧頭的女兒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尤其結婚的當天,沒有得到父親的祝福,盧女士總覺得自己的婚禮不夠圓滿。

  盧女士結婚嫁到了齊齊哈爾市的龍江縣。婚後,盧女士的丈夫見妻子整天悶悶不樂,於是決定和妻子一起去找父親。

  在牙克石,他們展開了地毯式的搜索,所有父親可能去的地方,他們都不肯放過。

  對盧女士來說,今生如果找不到父親,她死都不能瞑目。想到父親平時的種種,盧女士常常以淚洗面。

  紮蘭屯、海拉爾、滿洲裡……父親可能出現的每個地方,都留下了盧女士和丈夫的足跡。

  為了省錢,盧女士和丈夫常睡在火車站裡。

  有一次在滿洲裡,由於夜晚火車站裡的溫度較低,加上找不到父親著急上火,盧女士病倒了。看著病情不斷加重的妻子,盧女士的丈夫心裡別提有多心疼了,他發誓:一定要幫妻子找到父親!

  這些年,為尋找父親,盧女士和丈夫幾乎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

  看著被自己弄得支離破碎的家,盧女士有點兒於心不忍。她不想再連累丈夫,這對丈夫來說太不公平了。

  盧女士的想法沒有逃過丈夫的眼睛,每年秋天賣完糧食,丈夫都主動地將賣糧所得的錢拿出來,帶著妻子去找父親。

  雖然盧女士從未放棄過尋找父親,然而茫茫人海,她不知該到哪裡尋找。

  2000年,事情有了轉機,盧女士經多方打聽,在一個遠方親戚處得知,父親在大慶撿廢品。

  盧女士和丈夫馬不停蹄地趕到大慶,當她在大街上看到一個老人,跪在地上艱難地前行時,盧女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這就是從小將自己養大,7年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父親嗎?盧女士都有些不敢辨認了。從老人慈祥的眼神中,盧女士辨認出,跪在地上的老人,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父親。

  此時,盧女士肝腸寸斷,她跪到地上,抱住父親嚎啕大哭。

  老盧頭也認出了女兒,那一刻,他的淚水從臉龐悄悄滑落。


 

  D女兒搬到大慶盡孝

  盧女士決定把父親接回到龍江縣,好盡一個做女兒的孝心,可是老盧頭卻說什麼也不同意。

  老人說,他不想回龍江縣和女兒一起生活,他覺得自己一個人在大慶,挺好。

  看到父親步履維艱跪行的背影,盧女士的心裡不知道默默流下多少淚。

  父親的倔脾氣,她比誰都清楚,說不和自己回龍江縣,自己再說什麼都沒用。可是,如果讓她和丈夫回龍江縣,拋下父親一個人在大慶,她又於心何忍?思前想後,盧女士和丈夫決定,既然無法勸說父親和他們回龍江縣生活,那麼,她和丈夫就把家搬到大慶。

  怕父親阻止,盧女士和丈夫瞞著父親,把家搬到了大慶。

  這一次,老盧頭再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了。

  盧女士和丈夫在龍鳳區鐵東租了房子,將老盧頭從簡易的窩棚裡接了出來,全家人生活在一起。這些年,盧女士和丈夫靠打工的微薄收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他們曾多次勸說父親不要出去撿廢品了,讓他老實地呆在家裡,安度晚年,家裡不缺這點錢。

  每到這時,老盧頭的倔脾氣就上來了,『我這麼做,是證明我不是個廢人,要你們養活我,我心裡不安,你們以後別再和我提這件事了!』

  為了方便岳父出行,盧女士的丈夫在舊貨市場買來一輛舊自行車,將其改裝成一輛手動的三輪車,盧女士為父親縫制了護膝。

  從此,老盧頭出門撿廢品,比以前方便多了。

  每天,他從龍鳳區到萬寶小區,無論冬夏,無論寒霜還是酷暑,他的身影始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久而久之,人們都對他熟悉了,都將要扔的廢品留給他。

  有人曾勸老盧頭說:『你撿廢品,一天也就賺個七塊八塊的,還不如要飯要的多呢。』

  可是老盧頭卻堅持不肯要飯,他覺得自己這麼做是自食其力。如果去要飯,那性質就不同了,他絕不能給自己的女兒丟臉。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