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0日訊 受上游天然氣供給量、氣溫下降需求增大等因素的影響,近日,哈爾濱多家大中型企業因天然氣供應中斷不得不停工。記者今天從部分被中斷供氣的企業了解到,目前部分企業已經逐漸恢復供氣。居民、公交車和出租車用氣未受影響。
有媒體報道,包括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電機廠在內的12家大中型企業因天然氣供應中斷被迫停產,今天,哈爾濱燃氣部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情況,並表示,隨著上游供氣量的調整,停氣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變化,『上游來的多,就供的多』,居民供氣正常。
據相關企業介紹,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電機廠等工業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對產品進行多種熱處理,因此對燃氣依賴性很大。記者從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哈爾濱中慶燃氣公司11月初給鍋爐廠斷供了天然氣,近日逐漸恢復供氣。鍋爐廠一位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哈爾濱鍋爐廠日需要天然氣7萬立方米,而目前的供氣量遠遠滿足不了生產需要,生產受到一定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造成部分企業天然氣供應中斷的主要原因是上游供氣量不足,再加上氣溫下降用氣量增加。有關部門正在與上游供氣單位協調增加供氣。
哈爾濱一部分公交車和出租車也在用天然氣作為動力燃料,但用氣未受影響。
新聞背景
2007年12月11日,2900戶居民告別了哈依煤氣用上了天然氣,拉開了哈市天然氣置換的序幕。至2009年2月21日,哈市96萬居民用戶和5000戶工業商服用戶全部用上了天然氣。自此,哈爾濱進入了『天然氣時代』。哈爾濱目前所用的管道天然氣來自大慶的氣田。
聲音
●日前,中國石油規劃總院油氣管道工程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楊建紅透露,目前發改委關於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具體方案仍在討論中,討論完成後會盡快上交國務院批准。
●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表示,天然氣改革今年不會出。
●出席歐亞經濟論壇能源會議的專家認為,中國天然氣正進入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加快天然氣發展是中國能源發展的現實選擇。
新聞鏈接
冬天提前導致各地天然氣需求猛增,車用天然氣,民用天然氣都出現不同程度短缺。武漢告急,鄭州告急,重慶告急,天然氣短缺成為各地的能源瓶頸。
杭州50家企業被限供天然氣
新華社電記者從杭州市應急辦、市燃氣集團等部門19日上午召開的情況通報會上獲悉,為保證居民用氣,截至18日,杭州市已對44家工業企業實施停供天然氣措施,並對6家工業用戶實行限供。
觀點
最近,在南方一些城市,受天氣驟冷等因素的影響,天然氣供應高度緊張,不光工業用氣受到影響,甚至連民用天然氣也難以正常供應。然而,明白人都知道,天氣因素只是外因,價格『過低』纔是天然氣供應不足的根本所在。天然氣價改攻堅不要再做漲價攻堅。要達到這一目標,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引入競爭機制。只要競爭機制形成,讓市場決定價格,就不會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