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0日訊 近日,部分企業和居民向新晚報反映,馬路市場假冒偽劣食品泛濫,給市民食品安全造成隱患,同時道路堵塞環境髒亂,影響著附近企業經營和市民正常生活。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馬路市場投訴率逐年遞增,已嚴重制約著哈爾濱市整體環境。部分政協委員認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繁榮馬路市場,馬路市場泛濫問題亟待綜合整治和規范。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道裡、南崗、道外等街路的部分早市看到,市政府規定的早市8時撤市時間已到,但許多市場仍沒有收市,早市晚收問題在哈爾濱市馬路市場非常普遍。16日中午,記者來到南崗區漢祥街馬路市場看到,從12時許該街業戶就陸續擺攤經營,至15時許攤位已佔滿整條街路。記者看到,馬路市場基本沒人來管理。據調查,早市最晚撤出時間普遍是9時許,雙休日延至10時許,而夜市則在14時就開始擺攤。
據南崗區攤區辦介紹,漢祥街原來是全天自發市場,堵車、環境髒亂出名,去年被列為夜市,但該市場問題仍然突出。據市政府攤區辦負責人介紹,馬路市場問題已列為市政府城市綜合整治重點。
據原市工商局市場處處長胡寶祥介紹,為整治馬路市場,2000年哈爾濱市曾嘗試馬路市場退路進廳工作,有上百個企業積極響應,部分企業投資數千萬元,馬路市場實施審批制,但由於種種原因,兩年後退路進廳失敗。
對此,哈爾濱市部分政協委員認為,哈爾濱市早期退路進廳經驗被外省市取經後『開花結果』,而哈爾濱市卻失敗了。哈爾濱市馬路市場退路進廳是必然趨勢,整治市區環境必須向馬路市場開刀,馬路市場泛濫問題必須下狠茬子整治,還市民幽靜和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