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黑龍江新聞網訊 新興煤礦『11·21』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省內各地都對遇難礦工伸出援手。同時為確保事故救援、傷員救治等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級救援力量都積極投入到救援隊伍中。
領導重視
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與省委、省政府、衛生部、省衛生廳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批示:『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計搶救傷員,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溫家寶總理批示:『事故重大,損失大,失蹤人員多,要高度重視,第一是救人,減少傷殘』;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批示:『全力搶救受傷人員,盡最大努力減少因傷致死、致殘人員,要組織省、市專家逐個會診,逐個確定治療方案』;省委書記吉炳軒批示:『要精心組織,救治傷員,逐個確定救治方案,爭取不留後遺癥』;衛生部副部長尹力批示:『要嚴格落實領導批示,調動一切醫療資源,全力搶救傷員,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後遺癥的發生』。
各方馳援
在事故救援方面,目前已經有煤礦方面專家20餘人現場參與救援方案;雞西、雙鴨山、七臺河趕來的160名專業救護人員投入救援工作。
在傷員救治方面,省、市醫療機構共投入800餘名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受傷人員。60餘名在礦難事故中受傷人員正在鶴礦集團總醫院、興山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衛生部副部長尹力,省衛生廳副廳長、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主任索天仁及來自北京煤炭總醫院、黑龍江省醫院、佳木斯附屬第一醫院、佳木斯中心醫院的專家於事故當天下午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搶救傷員工作。
21、22日,先後召開兩次事故醫務搶險救治現場會,要求省、市醫療救治專家要在24小時內,對收治傷員逐個進行會診,逐個確定治療方案,確保救治成功。
21日中午,省衛生廳緊急協調佳木斯市衛生局、伊春市衛生局、雙鴨山市衛生局,調運120救護車8臺、高壓氧艙38人艙、ICU病房15張床,隨時待命,支援鶴崗市救治事故傷員。
22日,省裡增派4名心理專家趕赴鶴崗市,對受傷礦工進行面對面心理乾預治療。記者23日在興山人民醫院看到,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副院長劉明帶隊的心理治療小組正在逐個病房同傷員對話,進行心理疏導和慰藉。
事故發生後,鶴崗市衛生部門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醫療救援預案》,成立了現場搶救組、醫療救治組、事故善後醫療服務組。同時,派出15臺救護車,60餘名醫護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對傷員采取了轉運及現場救治措施。經過800多名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受傷礦工目前病情平穩。據了解,事故受傷人員主要傷情為張力性氣胸、顏面及手足雙度燒傷、骨折、手腳擦傷、一氧化碳中毒等,其中6名重傷員已脫離生命危險。
愛心捐助
全國和省內各地的一些單位還向鶴崗礦區捐助了款項和物資。
國家、省、市各級工會共送來慰問金160萬元。22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的委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鳴起在省總工會副主席侯純祿的陪同下,來鶴崗市慰問遇難礦工家屬及受傷礦工,送來慰問金160萬元。其中,全國總工會100萬元,省總工會50萬元,鶴崗市總工會10萬元。
23日,龍煤控股集團七臺河龍洋焦電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專程驅車趕到鶴崗礦區,送來捐款現金30萬元。鶴崗新華發電公司向『11·21』事故搶險救災指揮部送來200箱礦泉水、100箱香腸、30箱罐頭等物資。伊利(鶴崗)公司捐助了一批鮮奶和奶粉。
目前,礦難善後工作和遇難家屬工作全面展開。指揮部對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實施一系列救濟措施,從礦區機關和新興煤礦機關、采區、段隊抽調324名同志,分3人一組,組成包保對子,深入遇險職工家中,進行包保對接。22日,為108戶遇險人員家裡每戶送去100斤大米、20斤掛面、20斤雞蛋、20斤豆油,並盡快將全總、省總、市總的慰問金,發放到遇難和受傷人員家中。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做解釋和安撫工作,切實送去組織的溫暖,體現組織的關懷,安撫家屬不安情緒。
新興煤礦『11·21』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省內各地都對遇難礦工伸出援手。同時為確保事故救援、傷員救治等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級救援力量都積極投入到救援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