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慶安縣學習實踐活動著力建設農村社區 讓農民快樂起來
2009-11-24 19:06: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朱丹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慶安縣委書記劉鳳歧接受記者采訪。東北網記者 朱丹鈺 攝
慶安縣農民自覺到村社區活動中心閱覽圖書。東北網記者  朱丹鈺  攝
農民閑暇時在社區活動中心下棋。東北網記者 朱丹鈺 攝
扭秧歌是農民喜愛的業餘文化活動之一。東北網記者  朱丹鈺  攝

  東北網11月23日訊(記者 朱丹鈺)天剛擦黑,慶安縣新清村村民王大慶吃過晚飯就和老伴兒一起來到社區的圖書閱覽室,想著找點關於養殖技術的書看,自打村裡建成圖書閱覽室以來,每天傍晚來看書就成了他和老伴兒雷打不動的習慣。

  談起農村社區,老王來了勁兒頭:有了社區,鄉親們辦事方便多了,買個柴米油鹽的這有超市,患個小病啥的這衛生所就能治,還有藥,可方便了。夏天能打打籃球,冬天還有地方扭大秧歌,有事的時候來辦事,沒事的時候來社區圖書室看看書上上網啥的,跟自個兒家一個樣。

  在吉安村社區活動中心,村民李顯榮正和老哥們兒下著象棋,節節勝利的他正輕松的敲著手裡的棋子。社區圖書館裡擠滿了聚精會神觀看圖書的農民,乒乓球室裡不時傳來歡呼聲,社區活動中心已經成為冬閑時期農民每天必去的地方。村支部書記張廣財介紹說,以前每逢冬季,農民整日無所事事,大多湊到一起打牌賭博,村裡風氣很壞。自從建成了社區活動中心,每天來活動中心看書的人多了,搞體育鍛煉的人多了,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據悉,今年以來,慶安縣陸續建成農村社區14個,每個社區均建立了服務中心,內設『六站』,包括醫療計生站、環境建管站、文教體育站、社會保障站、警務司法站和綜合代理站。達到『十個一』,即一個休閑廣場、一個文化大院、一個農家書屋、一個衛生所、一個生資服務部、一個購物超市、一個上網微機室、一個多功能教室、一套運行機制、一支文體活動和志願者隊伍,有效提高了服務能力和水平。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慶安縣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強化服務功能、繁榮社區文化等多種舉措,逐步打造成了村民自治、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農村社區。目前,全縣農村有近3萬戶農民出門坐公交,回家能上網,並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衛生服務,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該縣縣委、縣政府針對慶安縣的實際,查找差距,針對農民富了但文化生活匱乏的現狀,制定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改善,在提高人們的收入情況下,豐富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使人們感到幸福,感到新農村建設的好處。縣委書記劉鳳歧表示,我們不僅要讓農民致富,提高農民的收入,更要讓農民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真正的快樂起來。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