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25日訊 一條人跡罕至的鐵道線旁驚現一具被焚燒後的女屍;一系列殺人焚屍殘忍手段的背後,是一段長達數年的男女私情。
是誰實施了如此凶殘的罪惡?被裝在編織袋內支離破碎的屍體究竟是何人?他們是為情殺人,還是為錢送命?看公安機關如何迅速破案,讓這些被皚皚白雪掩埋的秘密最終大白於天下……
![]() |
第一殺人焚屍現場。 |
案發現場:鐵道線旁驚現屍體
11月18日14時許,訥河市公安局接到齊鐵公安處拉哈鐵路派出所通報:在拉哈鎮境內的富嫩(富裕至嫩江)鐵路線西側發現一具被焚燒後裝在編織袋內的屍體。
接報後,訥河市局局長孫菠立即帶領偵技人員趕赴現場開展工作。經現場勘查發現,位於富嫩鐵路線49公裡鐵路沿線西側13米處,有一藍色塑料編織袋,袋內裝有焚燒過呈炭化的部分屍塊,屍體頭發上有稻草,右耳戴一個銀色耳環。
經齊齊哈爾市和訥河市兩級公安機關法醫屍檢查明,該被害人為女性,年齡35歲左右,系被他人用鈍器多次擊打頭部造成頭骨多處凹陷性粉碎性骨折致死,該發現地為拋屍現場。綜合各種情況初步認定,該案為殺人焚屍案件,犯罪嫌疑人應該是被害人的熟人,具備基本的運輸工具,作案時間為11月5日至13日,拋屍現場為第二現場或第三現場。
案情重大:公安機關重點督辦
鑒於案情重大,訥河市局及時將案情向齊市公安局匯報,並成立由孫菠局長任組長、姜慶祥副局長任副組長的『11·18』案件專案組,抽調全局160餘名警力全力以赴投入偵破工作。該案件相繼被齊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廳列為重點督辦案件,要求采取一切偵查手段,盡快破案。
18日晚,齊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事技術支隊有關人員趕到訥河市指導案件偵破工作,與專案組研究後決定,以焚屍現場為中心、以方圓10公裡為半徑展開地毯式走訪排查,重點調查近期是否有失蹤人員、去向不明人員及行為反常人員;積極尋找殺人焚屍現場,重點走訪拋屍現場周圍草甸子,發現是否有稻草、包裹物和焚燒遺留物。偵查員按照部署展開了細致的排查,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逐人見面、逐人落實,查牢查靠、不走過場。
19日15時許,六合鎮派出所指導員秦玉林在排查轄區野外空房子和地窩棚時,發現六合鎮燈塔村一村民家窩棚南側20餘米處有一稻草垛被焚毀。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後發現了大量人屍體殘餘碎骨及未燃燼的女式高跟鞋、手機、手表、金項鏈等殘留物,並在稻草上發現了血跡。綜合以上發現,專案組認定此處為案件焚屍現場或第一現場,並將偵破工作中心轉移到六合鎮,結合先期部署的工作措施,加大力度繼續排查走訪。
在案件進入攻堅階段的關鍵時期,11月21日上午,剛剛到任的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吳剛和市局副局長白曉明親臨訥河市指揮偵破工作,帶領兩級公安機關參戰民警一起研究案情,科學調整偵破方向,充實完善偵破措施。在各級領導的精心組織和業務指導部門通力協作下,參戰民警克服疲勞、寒冷等困難,對案發地周邊的拉哈、六合、團結、和盛等多個鄉鎮、30多個自然屯的2700多農戶進行了走訪排查,同時印發2萬份懸賞征集線索的通告下發到周邊鄉鎮村屯,向周邊縣(市)區發放協查通報1200餘份,在訥河市電視臺黃金時段和各節目空檔,滾動播出公安機關懸賞征集線索破案的通告。
峰回路轉:隱秘案情真相大白
21日14時許,偵查員在六合鎮照耀村4屯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該屯獨身生活的婦女蓋某已經失蹤10餘天。經進一步調查查明,蓋某的年齡、身高及身上佩戴的飾物與焚屍現場發現的物證完全吻合,經對蓋某失蹤前接觸關系逐一進行排查,鎖定六合鎮燈塔村村民王德信有重大作案嫌疑,並於當日16時將其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王德信(男,45歲)交代了殺人焚屍的全部犯罪事實。犯罪嫌疑人王德信和被害人蓋某(38歲)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已有數年時間,王德信每年都給蓋某幾千元錢讓其購買衣物和化妝品。今年11月以來,蓋某多次給王德信打電話索要現金,王德信因手中無錢沒有答應蓋某的要求。蓋某以『不給錢就走到哪跟到哪,不讓其好過』對王德信進行要挾,王德信遂萌生了殺死蓋某的想法。11月11日上午,王德信在蓋某的一再逼迫下,駕駛摩托車去朋友家索要欠款未果。當晚,二人在訥河市客運站西側的如家旅店見面,再次因為錢發生口角。12日19時許,王德信駕駛摩托車將蓋某騙到六合鎮燈塔村附近一地窩棚南側稻草垛旁,乘蓋某不備用木棒連續擊打其頭部數下,將其當場打死後用稻草焚燒了屍體。13日5時許,王德信駕駛摩托車再次回到縱火焚屍現場,在附近窩棚裡找來塑料布、編織袋、麻袋,將未燒燼的屍塊包好並拋到拉哈鎮附近鐵路道線旁。自以為一把火能焚屍滅跡,湮滅自己的犯罪痕跡,卻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現犯罪嫌疑人王德信已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