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訊 22日晚,同三公路依蘭縣境內發生特大交通事故,三車連撞致8死29傷。24日,哈同公路管理處調出事發前肇事車輛的監控顯示———三車在事發時均存在嚴重超速現象,其中有7人死亡的客車黑A05177平均時速已達140.7公裡,超過雨雪天最高限速80公裡。
超速之禍猛於虎
事發後,哈同公路管理處迅速調出事發前的監控錄像———客車黑A11227,21時07分由集賢駛入哈同公路,直至22時09分事發,行駛距離116.1公裡,平均時速達116公裡;客車黑A05177,21時47分由萬興駛入哈同公路,直至22時09分,行駛距離51.58公裡,行駛時間22分鍾,平均時速達140.7公裡;貨車黑B72020,21時35分駛入哈同公路,至事發的22時09分行駛距離51公裡,平均時速達90公裡。
哈同公路管理處王福生副處長認為,哈同公路上許多大型事故發生的地點都是一些較平直的路段,事故頻發與路面的設計沒有關系,主要原因是車輛違章行駛或超速行駛造成的。車禍發生時,哈同公路依蘭路段正在下雪,公路規定客車及貨車的平均行駛速度應為30至60公裡,公路旁的提示牌也在不斷提示駕駛員限速,但以上三輛肇事車輛卻嚴重超速。
超速之源始於財
『人們一提起哈同公路,就變顏變色,說這條路是事故多發路段,而這都是超速造成的。』哈同公路管理處負責人介紹說,在幾年前,交通部門做過專門事故分析統計,表明哈同公路上98%的事故都與超速有關。
該負責人介紹,哈同公路日均車流量在7000輛左右,其中以運輸煤炭、木材、糧食等的大型貨車居多,一趟的運費在5000元左右,司機為了多賺錢,原本需4天跑2趟,現在3天就可。為了多跑一趟,司機必須在允許大貨車通行的夜晚時段高速行駛,以便將貨物送到目的地後,在貨車禁行前再返回高速公路回到出發地,准備跑第二趟。
超速之痛在於管
記者了解到,哈同公路全線共有7家交警部門分段管理,自掃門前雪,難以形成聯合管控機制,成為這條路事故多發的一大原因———哈同公路全線共有哈爾濱、賓縣、方正、依蘭、佳木斯、集賢、富錦7個交警大隊分界管理,甚至個別路段還出現了發生事故纔能看到交警的現象。
采訪中,路政部門建議,哈同公路只有實施統一管理,成立統管的交警部門,對全線路段實施限速監控統一管理,消除監控『盲區』,纔能有效減少超速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