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訊 (記者 邵奇)佳木斯市樺南縣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今年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截至目前,新建和改建硬化公路累計裡程1068.4公裡,10個鄉(鎮)、192個村通上了水泥路,佔全縣鄉鎮、行政村總數的100%,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國省乾線為骨架,鄉村公路相連接』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多種渠道籌融資
為解決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樺南縣廣泛發動社會各方力量,通過向上爭取一點,優惠政策化解一點,縣財政配套一點,新興民主制村投入一點等辦法,積極創造條件保證項目建設。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樺南縣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按每公裡兩萬元標准由縣財政部門及時下撥配套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並出臺了十多項優惠政策,如:公路建設中所佔用荒山、林地、土石料場由沿線各鄉鎮及相關部門自行調劑解決,無償提供公路沿線的現有沙礫、土石料場,免收臨時用工費、排污費、林木補償費等。
農民監管農村路
為把農村公路建成農民群眾的『滿意路』、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致富路』目標,樺南縣狠抓質量監管,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質量責任書》,推行質量追究制,把工程質量與效益掛鉤。施工標段出現質量問題,嚴格追究處罰。
針對農村公路點多、線長、建設分散的實際情況,采取『三老監督』,讓農民群眾直接參與監督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按照『先培訓、後監督』的原則,在有通村公路過境段的村屯聘請了4至5名老黨員、責任心強的老村乾部和德高望重老村民組成『三老』義務監督員,先由指揮部監理人員對監督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掌握水泥板厚度、寬度等標准,再上路同監督監理組共同負責質量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向專業監督人員報告,為農村公路建設增添了一道不可逾越的質量防線。到目前為止,該縣建設農村公路總裡程超過1000公裡,全部通過了省市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