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在遭遇旱、澇、低溫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今年綏化市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110億公斤,是10年前撤地設市時的2.5倍。
2000年,綏化市糧食總產超44億公斤。撤地設市10年,綏化市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發揮農業大市的比較優勢出發,始終把糧食生產擺到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全力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含量,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提高糧食抗自然風險和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生產連續5年實現平均年增5億多公斤的跨越。
從2005年至今,已有海倫、望奎、青岡、北林等縣(市)區累計16次被國家授予產糧大縣或標兵。其中肇東市今年糧食總產達25.08億公斤。
今年,綏化市大力實施糧食高產工程,結合『三百工程』建設,推進糧食模式化栽培。百萬畝玉米高產攻關工程以望奎縣、青岡縣、肇東市、北林區和蘭西縣為主,百萬畝大豆模式化栽培工程以海倫市、綏棱縣、北林區為主,百萬畝水稻提檔昇級工程以慶安縣、北林區、綏棱縣為主。通過在一積溫帶重點推廣肇東市五裡明鎮玉米栽培模式、在二三積溫帶重點推廣青岡縣民政鄉玉米育苗移栽等栽培模式,在水稻、大豆主產區分別重點推廣慶安縣水稻兩段式超高產和大棚缽體育苗超稀植等栽培模式、海倫市海北大豆壟三栽培和小壟密植等栽培模式,玉米、大豆、水稻單產分別實現800至850公斤、200至220公斤、800至850公斤。同時,全市推廣應用農業先進實用技術15項4800萬畝次,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220處,面積達11.2萬畝,新技術推廣到位率較去年提高5個百分點,農業標准化率達89%。
綏化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去秋今春新建水稻大棚2.98萬棟、玉米育苗大棚4800棟,移栽玉米21.6萬畝。新打抗旱井3623眼,新建小塘壩、蓄水池坑泡170處,新增坐(濾)水種面積400萬畝,僅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區新打抗旱機電井1360眼,新增灌溉面積41.6萬畝。同時,全市組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2279個,實施糧食規模經營。這些合作組織統一購置生產資料,實行大農機作業、連片經營和機械收獲,大幅提高糧食產量。肇東市五裡明鎮在玉米高產創建核心區組建了3個玉米合作社,實現了玉米生產良種化、模式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海倫市發展種植規模在300畝、200畝、1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和大戶分別達到141個、500個、1200個,海北鎮5萬畝大豆高產創建項目區,全部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