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纔校長(左一)在實習基地與學生交流。東北網記者 趙海攝
汽車修理班學員在進行發動機組裝。東北網記者 趙海攝 |
東北網11月30日訊 (記者 趙海)雙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創新辦學模式和教學模式,使校門對准廠門,課堂對准崗位,實行校企合作,年均培訓學員3000人次,就業率達98%以上,崗位滿意率99%以上。
在雙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就如何科學發展職業技術類學校創新辦學模式問題,記者采訪了校長何祚纔。
據何祚纔介紹,雙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始建於1978年,由於辦學方向是以昇學為主,師資力量和其他辦學條件的匱乏,學校把大部分力量用在了昇學上面,但效果卻不好,加之前些年許多企業對技術人員不夠重視,學校培養的學員找不到合適的出路。
![]() |
計算機學員在上實踐課。東北網記者 趙海攝
從2000年開始,雙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開始轉變思路,他們把學校的辦學模式確定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企業密切合作,學校在雙鴨山市有關領導和部門的協調下,與雙鴨山市內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定期召開與企業之間的座談會。學校先後與雙煤集團機電有限公司,黑龍鍋爐等10家企業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由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實習基地,學生參與生產勞動,形成校內校外基地內容互補、兩翼起飛的格局。
據了解,雙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半工半讀、訂單培養,學校始終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為企業和社會輸送實用型人纔為核心,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切實提高學生實踐技能,該校搶抓職業教育發展機遇,多次跑省進京,爭取專項資金1200萬元,重點改建了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機械加工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四大實訓基地。目前,一個集教學、實習實訓、生產經營、技能鑒定為一體,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綜合實訓基地已建成使用,結束了在黑板上教學生技能的歷史。
『真刀實槍』搞培訓,與崗位『零距離』對接,不僅為學生提高實踐技能創造了良好的實訓條件,也實現了學校快速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同時,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先後與雙煤集團機電有限公司,黑龍雙鍋等10家企業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由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實習基地,學生參與生產勞動,形成了校內校外基地內容互補的新格局。
學校先後投入近20萬元購置了汽車駕駛模擬機、通用電學實驗平臺、投影儀、泥塑用具和手工縫紉工藝用具等設備,加強了初中勞動技術課實訓室建設。目前,模擬駕駛室實訓室、泥塑實訓室、手工工藝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剪紙實訓室已建成,為提高初中生實踐操作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雙鴨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在辦學模式上,創新教學模式。堅持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原則,積極推進全方向拓展培訓領域。幾年來,為新時代水泥責任有限公司、黑龍雙鍋有限公司、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訂單培養學員500餘人,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60餘期,培訓學員9000餘人,學生就業後都成為業務骨乾。
按照『校門對准廠門,課堂對准崗位』的教改理念,依托新建成的機械加工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四大實訓基地,以『教材一體化、教室一體化、教師一體化』為方向,實施基於行動的教學觀、基於情境的建設觀、基於生命的發展觀,先學後教,先教興趣,後教技能,以學定教,構建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