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訊 肇源縣教育系統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中,以『三個結合』為總抓手開展學習調研,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突出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注重學習調研與深化課程改革有機結合。圍繞深化課程改革制定符合學校特點的學習調研計劃,通過黨支部組織集中學、黨小組集體學、黨員課餘時間自學等方式學習課程改革理論和經驗,在謀劃本校課程改革上下功夫。第五小學在組織業務骨乾進行認真分析和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大語文觀』教學理念,使該校語文教學由原來的『偏、難、繁、舊』走向了『全、易、簡、新』,極大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效率,學生樂於接受,教師得心應手;第二中學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組織家長聽課,采取填寫『聽課意見函』的方式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授課方式、教學效果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教師鑽研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是注重學習調研與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有機結合。以如何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為重點課題,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15場次,征求到意見建議42條,結合辦學方向、辦學特色、辦學水平等實際問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確定了第一中學向省級示范性高中發展,第三中學向全市特色化一流高中發展,蒙古中學向全省民族特色一流高中發展的辦學方向;提出了小學教育要注重學生特長培養,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特教學校要注重學生行為習慣和適應能力的養成,幼兒教育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要辦出特色,形成品牌等發展目標;明確了縣教師進修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教研、科研、師訓的職能作用,以提高教研員自身業務能力、提高業務指導人員綜合素質為重點,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提供保障。
三是注重學習調研與全面提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機結合。針對調研中反映出的教師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問題,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培訓。第一中學與哈師大附中建立了教學科研協作學校關系,聘請10位專家定期來校輔導;縣幼兒教育中心全體教職員工先後到省委第二幼兒園、哈爾濱市藍天幼兒園、大慶市新村幼教中心第二、第十幼兒園學習先進經驗,重點理清科學、語言、藝術、健康、社會『五大領域』教育思路,通過座談會、示范課、文體活動展示等方式提高教師能力;組織教師全面學習了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觀看了《做人民滿意教師》輔導光盤,促進了師德師風明顯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