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訊 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呼瑪縣把積極為農民秋收服務作為農村學習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來抓,克服不利天氣帶來的影響,延伸服務觸角,通過開通『秋收服務直通車』,確保了秋收工作的穩步推進。
一是開通『氣象服務直通車』。縣委針對秋收時節的天氣現狀,在活動之初就組織氣象部門向各鄉(鎮)村老百姓發放農村氣象覆蓋情況問卷調查表,了解農民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氣象方面的問題,並根據問卷調查中收到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強農村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全方位宣傳氣象科普知識,搭建與農民交流互動的平臺,確保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快捷准確傳播,使氣象工作更好地服務於農村百姓。截至目前,已向農民發放1500份《氣象預報》資料,為全縣農業生產提供了及時的幫助,也為農村秋收提供了及時准確的氣象情報服務。
二是開通『農技服務直通車』。針對今年連續降雨,土壤水分飽和,一般收割機難以收獲的實際,縣委在各涉農部門組成了農技服務隊,深入秋收第一線,指導農戶適時收獲並做好農機具的維護、搶修工作,確保了秋收工作的順利進行。活動開展以來,共幫助檢修履帶式收割機5臺,膠輪式收割機40臺,還為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戶新購入履帶式收割機2臺。經過1個月奮戰,全縣20萬畝小麥全部收獲,畝產達到270公斤,較前三年平均產量提高50公斤/畝。特別是在馬鈴薯的收獲上,人工收獲既費工、收獲質量也不佳。為此,農業技術人員組織全縣的馬鈴薯打秧機20臺、收獲機40臺套,聯合作業,並認真制定了收獲計劃,分片聯合作業,保證了及時收獲,也為農戶節約成本25元/畝,受到了農民的歡迎。
三是開通『幫農服務直通車』。秋收時節一到,縣委就利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有利契機,將百名乾部下基層的實踐載體運用到促農增收的實踐之中,在下派駐村指導員時,縣委有意選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110名黨員乾部進駐各村,及時指導村兩委成員,摸清本村農機具、勞動力數量,幫助農民搶收莊稼。同時,針對部分村屯外出務工人員和老、弱、病、殘家庭多的實際情況,駐村的黨員乾部主動牽線搭橋,指導和鼓勵群眾采取換工和互助的形式,確保『成熟一片收一片』,全面實現了應收盡收。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有80%以上的莊稼在駐村指導員的直接幫助下提前完成了收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