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不同,今年艾滋病日的采訪中,記者第一次采訪到了幾個一直隱沒在社會中的艾滋病患者,而且第一次采訪到了女患者。從他們的言語中,記者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艾滋病患者得病後的那種無助和茫然。婚姻的破裂,生活的孤獨,周圍歧視的目光讓他們幾乎窒息,只想深深地把自己隱藏起來,與世隔絕地度過餘生。
黑龍江新聞網訊 今年36歲的家燕(化名)是去年10月份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的,記者看到她時,她的臉色很蒼白。醫生告訴記者,她是被丈夫傳染的,而她丈夫去年已經去世了。
記者剛開口問家燕,患上艾滋病後每天都是怎麼生活時,家燕的眼淚便刷地一下流了下來:『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在家唄,看看電視,有時繡點兒十字繡。』
家燕說,得病後她斷絕了和所有朋友的聯系。『除非他們主動聯系我,否則我絕不主動給別人打電話。』
丈夫去世後,家燕便搬回了娘家,和母親住在一起,相依為命。家燕告訴記者,丈夫得病時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她親眼目睹了艾滋病患者到了晚期時的那種淒慘和絕望。『所以一查出患病後,我拒絕治療,很長一段時間不吃也不喝,更不用藥,就想趕快死掉算了。後來要不是醫生們不斷開導我,我是活不到今天的。』
和家燕一起接受采訪的還有一位女患者,年齡比家燕稍大。她告訴記者,四年前,因為宮外孕她曾輸過一次血,從那以後,她的身體就一直不好,經常小病不斷。去年因病住院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她的兒子現在已經20多歲了,還沒有結婚,和她住在一起。『孩子至今也不知道我得了艾滋病,我每天都要照顧他,給他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和普通的媽媽沒什麼兩樣。』這位女患者說,她現在也幾乎不和外人接觸,『可能是心理原因吧,每次和陌生人說話都覺得人家看自己的眼神不對。可我卻強烈渴望能和朋友歡聚,不再孤獨地度過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