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 自電影《2012》11月中旬在哈爾濱熱映以來,聳人聽聞的世界末日預言讓身處2009年的哈爾濱觀眾們感到恐慌。影片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給觀影的部分哈爾濱市民帶來了恐慌後遺癥。
災難大片《2012》上映後一直爭議不斷。美國當地許多觀眾在看過電影以後信以為真,美國宇航局也不得不出面闢謠:『全世界有信譽的科學家都知道並不存在《2012》相關的這種威脅。』並補充道,『我們星球已正常運行40億年了。』
11月30日11時許,記者來到道裡區中央大街一家電影院,電影《2012》剛剛在一個影廳結束放映,其中從影廳走出的市民大都覺得『電影拍得太過刺激』。『災難場景讓我們感到恐慌,看完電影難以平復心情。』一名30歲左右的女士告訴記者:『這災難片拍得太真實了,當一波接一波的災難鏡頭襲來時,很多觀眾都發出了尖叫聲或閉上了眼睛。雖然知道電影是虛構的,但大量暢想未來發展與當下環境的生存現狀相結合,讓觀眾覺得如此真實,好像世界末日真的要來了。』
『看完電影《2012》後,我連續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偶爾打個小盹,還經常被夢驚醒,夢的內容都是跟電影相關聯的災難畫面。不是地震把高樓震塌,就是我們生存的大陸消失在海底。我和家人在夢裡,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拼命逃亡。這也讓我在工作時提不起精神。』在哈市某銀行工作的市民李先生說,他的同事們看完《2012》後,也都像他一樣遭遇了『《2012》惡夢』。
據哈爾濱心理學會會長王超說,人都是有潛在恐怖心理的,只有處在特殊環境下,其恐懼感纔會誘發出來,市民在電影院看了兩個半小時電影後,多多少少會產生恐怖情緒,只要不影響現實生活,做惡夢屬市民正常心理反映。為什麼災難體裁電影越恐怖越火爆?王會長分析,在人們內心深處,遙遠的過去、深邃的宇宙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而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更加讓人著迷了。在當今社會,年輕市民面對的工作壓力較大,生活較單調,需要災難片這樣體裁的電影調劑生活,這也是為什麼像《神秘代碼》、《2012》等災難片越刺激越受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