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 近兩年,隨著機動車保有量迅猛增長,哈爾濱市市區交通壓力明顯加劇,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嚴重,市民出行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劇。此外,公交車和出租車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不高,也引起市民諸多不滿。為還市民一個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環境,各部門在謀劃道路通行、改善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交通環境得到改善,市民出行不再感嘆『蜀道難』。
單行道已佔城市交通的10%
9月初至今,哈市在七個區域實施了單向交通規劃,涉及道路182條,佔全市道路的10%,單向交通規模均創歷史之最,道裡中心區在主乾街路實施單向交通規劃在哈市也尚屬首次。根據觀測,實施單向交通規劃的道路通行能力普遍提高25%?40%。通過實施單向交通,減少了交叉口的衝突點,避免了夜間行車對向車輛眩光的影響,提高了交叉口的安全性。
據悉,明年哈市將在道外區等區域進一步規劃增加單行道數量。
此外,哈市交警部門科學規劃信號燈設置,在大型路口采取多相位交通信號控制方式,信號周期一般在150秒以內,交通高峰期間爭取3個信號周期通過;路口信號設置基本保證上下游信號燈控路口的正常通行,均勻分擔交通壓力;在一些丁字路口及道路寬度較寬的路口重點考慮行人過街交通信號配置,通常以1米配1秒為標准,機動車行經丁字路口時,需按信號燈指示,等候行人通過後方可通行。
12條公交車線路增設大站快車
今冬運營期間,哈市公交行業推出多項措施,其中最突出的舉措是增設『大站快車』,縮短市民公交出行時間。在公交2路、6路、10路、12路、54路、64路、104路、107路、108路、114路、338路、343路共計12條主乾線路上,增設137個班次的大站快車,及時運送人流聚集站點乘客。例如64路公交車,原運行29站,實行大站快車後僅停靠9站,運行時間明顯縮短。
此外,哈市還開通了市區學生定時服務班車、『村娃』定時服務班車。市公交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將逐步提高公交車夜晚入庫率,確保車廂溫度適宜。在市區主乾街道公交線路上,全面推行夜間行車時開啟車廂棚燈服務,在全市公交線路推行『末車燈』服務,在市區線路首末站推行開門候客服務等。
出租車錯時交接班逐步鋪開
高峰時間打車難,是長期困擾市民出行的難題。為解決這個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有效遏制拒載行為,哈市出租車管理部門借鑒其他城市的管理經驗,選定了5家規模較大的出租車企業進行了錯時交接班試點,已取得預期效果,目前,錯時交接班正在逐步向全行業鋪開。
出租車司機車內吸煙等問題,也是市民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哈市出租車管理部門表示,將加強行業考核,對每個季度衛生環境不合格、違章違制和媒體曝光超過企業臺數10%的,給予黃牌警告,限期整改,對超過20%的,責令企業停業整頓,全行業通報。
GPRS遠程控車流車多隨時可放行
『一側車流擁擠難通行,一側則車少人稀』,目前單個信號點的控制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哈市當前交通需求,哈市需建立覆蓋全市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為此,哈市交管局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技術經驗,通過自己研究與嘗試,成功利用移動無線GPRS網絡實現了與路口控制機的通訊。
哈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利用此項技術已經實現了與哈市40處路口主機的連接,今後將利用此項技術逐步將哈市建成區能夠實現系統控制的主要路口全部納入到交通信號區域控制系統管理范圍內,使路口信號機能夠依據實時采集的交通流進行科學配時,減少綠損時間,最大限度的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同時,通過對路網內信號進行協調控制,使車流能夠在路網內高效通過路口,提高路網整體通行效率。而中心控制室實時監控路口信號的運行狀況,監測路口流量,並能根據實際需要改變信號配時參數和放行方案,在產生突發事件和執行特勤時,可由中心控制室直接對路口信號機實現遠程控制。
實驗『地磁感應器』預知車流分配通行時間
『全天使用一種配時方案,沒有考慮交通流的變化,不能按照車輛隨機到達的比率分配路口的通行,因此產生綠損大,造成車輛在路口的延誤增大。』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交管部門正在實驗安裝地磁感應器,以預知到達車輛數量,分配通行時間,提高通行能力。
哈市公安交管局於近日選擇黃河路與嵩山路交叉路口進行交通控制方式實驗,在進口車道上安裝了地磁感應器,地磁感應器能夠測定到達進口道的交通需求,並將檢測到的車輛到達信息傳輸給信號控制器,信號控制器將根據這種信息對信號實行實時控制,根據每個進口方向到達車輛的多少,分配通行時間,避免過去有車方向等紅燈,無車方向綠燈亮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