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阿城蒜農信息不暢未料漲價 低價賣蒜高價買種
2009-12-04 08:57:38 來源:生活報  作者:魯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孫亞琴從外地高價進的蒜種。

  黑龍江新聞網訊 『呼蘭的蔥,阿城的蒜』。這句俗語在哈爾濱市已經流行多年。然而在今年全國蒜價一片看漲的情況下,大蒜之鄉阿城的許多蒜農卻並沒有因此大賺一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蒜農收入較往年確實有所提高,但是幅度很小。蒜農表示,沒聽說也沒料到蒜會漲得這麼厲害,早在八月份就把蒜都賣了。


  低價賣光蒜

  『我們這裡的蒜農賣得太早了,現在市場上大蒜價格居高不下,蒜農眼看著高漲的價格只能後悔了。』3日,在阿城區種植大蒜的集中地白城村村委會,白城大蒜合作社理事長裴利對記者這樣說。據了解,白城村種植大蒜的蒜農有1900多戶,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年產大蒜約200萬公斤。由於2007年和2008年大蒜的收購價格一直很低,蒜農的積極性不高,導致當地蒜農在今年部分轉產種植其他作物,大蒜產量較往年有所減少。

  『在今年七八月份的時候,很多蒜農就早早把蒜賣了,遼寧、吉林等地的收購商也集中在這一時間段來村裡收蒜,蒜農都著急出售,每斤一塊四五的價格就賣了。現在村裡已經沒蒜了。』裴利說。

  高價買蒜種

  在白城村西南屯,記者見到了60歲的蒜農孫亞琴。孫亞琴種大蒜已經有40多年了,家裡有半晌蒜地。往年賣蒜都能掙3000元左右,今年蒜價這麼高,她卻只賺了4000元。『沒掙什麼錢,種蒜講究多,還不夠麻煩事兒的。』孫亞琴說,『早知道蒜價能漲這麼厲害就不賣那麼早了,夏天一塊多一斤,現在至少每斤五六塊錢。』孫亞琴面露悔色。

  在孫亞琴家的倉庫內掛滿了成辮的大蒜。『這些蒜種是我高價從外地進的,准備明年春天種,這些蒜價格可比我賣蒜時貴了好幾倍,一頭蒜都捨不得吃。』摸著成辮的蒜種,孫亞琴像撫摸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生怕碰壞了。

  吃虧買教訓

  阿城大蒜產量和質量為何出現退化?蒜農為何沒有在全國大蒜價格高漲時大幅提高整體收入?在談及這個問題時裴利表示,阿城種植大蒜的歷史有好幾百年了,蒜農都是世世代代種蒜,家傳的手藝。但由於阿城大蒜種植沒有形成產業化,加上土壤供肥不足,導致近年來出現品種退化、蒜頭縮小,既沒有山東大蒜的個頭大,蒜瓣也不夠齊整。失去了以往阿城大蒜的獨特口味,山東等地的高品質大蒜逐漸在哈爾濱市場上佔據了主角的位置。另外,種植成本高也讓當地很多蒜農改種大蔥、毛豆等作物,這直接導致了阿城大蒜產量下降。

  裴利說,信息渠道不暢是導致當地蒜農沒有借今年全國大蒜暴漲之機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蒜農不清楚外地的形勢,對各地大蒜需求沒有更多的預見性,有人來收購就匆忙出售,不想反而喪失了增收良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最近由阿城區政府和阿什河街道辦事處有關部門請來省科學院和東北農業大學的專家來到阿城實地考察,力圖找到大蒜病因,改良品種,讓獲得2008年國家農業部批准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的阿城大蒜重新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