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記者12月1日從七臺河市地稅局獲悉,截至11月30日,全市地稅系統共實現稅收收入103716萬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3.4%,增收25962萬元。其中,市本級收入實現35413萬元,同比增長25.6%,增收7217萬元,完成市政府計劃任務的100.38%。這個局在提前106天完成省局下達規模任務的基礎上,提前一個月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稅收收入任務。
這個局始終以『358』跳躍式發展規劃順利實施為己任,把確保稅收收入作為支持全市地方經濟發展的大事、要事來抓。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金融危機給經濟發展和稅收增長帶來的諸多困難和挑戰,他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戰略,實施全省地稅系統新時期治局思想,不等不靠,采取超常規措施,挖潛堵漏、嚴征細管,力將金融危機對地稅工作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促進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
面對危機爭主動
為化解全球性金融危機給稅收增長帶來的影響,把握工作主動權,他們采取超常規措施強力推進。年初以來,先後召開9個重點工作專項會議,並把專項會議提昇至一把手層面,提高重視程度和部署水平;稅收形勢分析會由每季改為每月召開,充分挖掘稅源潛力,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先後下發了10個強化管理的通報;把責任不清、效率不高、落實不力的各種問題列為督辦重點,下發督辦單8次,督促責任單位把問題整改到位;采取倒逼機制,進一步查補工作漏洞,解決征管中的薄弱環節;市局班子成員牽頭組成重點工作推進組,深入基層,靠前研究解決稅收一線遇到的問題。
突出重點細管理
為實現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該局用『稅收困難時期就是檢驗和提高管理質量良機』的觀念統一思想,將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稅種、重大建設項目、重點稅源企業管理作為拉動稅收增長的主要動力。在重點行業管理上,認真鞏固房地產業、建築業、飲食業、車輛運輸業、洗浴業、娛樂業、土地增值稅等『六業一稅』管理模式。至11月末,共實現稅收3.07億元,同比增長44.4%,拉動整體稅收29.6個百分點;在重點稅種管理上,認真落實推行城建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房產稅等『五個稅種』管理模式,並開展了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專項檢查。 至11月末,共實現稅收2.63億元,同比增長25.1%,拉動整體稅收25.3個百分點;在重大建設項目管理上,實行全方位、跟蹤式督查,及時掌握進展情況,及時收繳稅款;在重點稅源管理上,將年納稅10萬元以上企業全部納入監控范圍,准確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嚴防稅收流失。
依法治稅強清欠
清欠是稅收工作中的老大難。該局將聯動機制建設作為增加稅收收入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稽查部門充分發揮『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作用,對存在問題的納稅戶嚴查、嚴罰、嚴肅處理。截至11月30日,全市稽查部門共查補入庫稅款3029萬元,完成全年稅務稽查稅款收入任務指標的148%;入庫滯納金、罰款611萬元,完成全年稽查收入滯罰任務指標的247%,兩項指標均排名全省第一。他們按照『清查欠稅底數、抓好欠稅入庫、納入會計核算、打擊違法犯罪、建立收繳機制』的要求,通過企業自查、主管地稅機關核查、市局檢查三個步驟,對企業2003至2007年的欠稅進行全面清理,至11月末,共清繳入庫稅款、滯納金和罰款4530萬元。
創新措施破難點
該局立足地稅事業的長遠發展,著力研究和解決稅源接續不足難題。他們在認真管好重點行業、重點稅種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商業、文化、服務、教育、醫療等第三產業稅收有效的管理方式,並取得了一定效果。至11月末,第三產業稅收實現34078萬元,同比增長36.1%。
創優服務度『嚴冬』
稅收中,該局不僅依法制稅、征收,而且為有效規范乾部征管行為,大力推進《四條禁令》進入征管體系,嚴肅查處違禁行為,全年共查處違禁乾部4人。為幫助我市企業度過經濟『嚴冬』,他們今年還特別出臺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8項政策措施,對符合減免稅政策規定的及時按權限審批上報,及時辦理各項稅收減免手續,使全市700餘戶企業從中受益。僅在企業所得稅上,對符合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共抵免2008年度稅款13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