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哈爾濱市道外區把抓好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後續工作與推動當前工作有機結合,在組織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進一步謀劃總體思路、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實施『五項舉措』,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一是明確大思路。結合區情實際,進一步明確了『改造舊城、拓展新區、城鄉統籌、奮力中興』的發展思路。通過實施鐵路沿線、松花江沿線、阿什河沿線綜合整治和統一開發,打造三條景觀帶、產業帶,最終形成道外區的『金廊玉帶』;加快三馬、中華巴洛克保護街區等老城區開發改造,盤活全區閑置資源,改善城區環境面貌,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結合團結鎮小城鎮試點建設、推進區縣經濟合作,以及天恆山開發和阿什河沿線綜合整治,規劃建設集休閑旅游觀光和商貿物流、農副產品加工、新型工業園區於一體的『濱江新區』;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優化城鄉資源配置,加強城鄉產業配套與對接,促進城鄉資源共享、產業協調發展;以『調優、調高、調強、調活』為方向,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昇主城區的承載功能,激發老城區的生機和活力,使道外區成為哈爾濱實現中興的主戰場。
二是開展大調研。根據區情特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探索『自己出題自己答』的新路,重點在發展空間、發展主體等方面開展調研,深入調研了解區域內土地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產業資源,研究『遍地是黃金』的道外區如何挖金、淘金、撿金。
三是狠抓大項目。圍繞區縣合作、危棚房改造、小城鎮建設等方面,努力謀劃立區項目,加快大項目落地,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和大項目建設,指派專人服務亞泰哈水建材中心、雨潤集團南極物流園區、省農科院科技示范城和中石化分公司新上項目,力爭培育一個或幾個全口徑稅收超千萬、甚至超億元的立區支柱企業。
四是優化大環境。深入開展『行風評議』、『設立無會周』、『清理小金庫』等活動,搭建行政審批、融資服務、信息服務、企業交流合作、法律經濟諮詢服務、科技創新服務和人纔服務等八個服務發展的平臺,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全方位服務,改善經濟發展環境;鼓勵專業市場和物流企業搬遷,努力加快全區路網建設進程,盡快改善全區交通狀況,改善交通環境;圍繞『短期城市面貌巨變,長期城市管理長效化』的工作目標,深入實施環境衛生潔淨、環衛設施完善、道路管護、燈飾亮化、立面整飾、街面秩序和市場攤區規范『七大工程』,努力改變城區環境面貌,改善衛生環境。
五是強化大黨建。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深入開展『學習型、事業型、發展型、廉潔型』四型領導班子創建活動,努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謀劃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的能力;逐步健全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向最需要的地方派最合適的乾部,不斷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深入開展『科學發展大講堂』、『黨員先鋒崗』、『村官承諾考評』等載體活動,激發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