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呼中鎮向陽社區黨總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民情流水線』活動為載體,構築了流水作業式的便民服務體系,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昇社區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多渠道收集民情,築牢服務基礎。一是設立信箱了解民情。在網上開設了專用民情電子信箱,定期接收居民反映的問題;在居民區和居民活動比較集中的場所,定點設立民情信箱,安排專人負責管理,每天開啟一次;建立民情信息臺帳,把反映的問題登記造冊,及時提交社區民情例會。目前,通過信箱收集問題50餘個,解決40餘個。二是建立留言板接收民情。在社區服務大廳設立了民情留言板。留言板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居民留言板,居民將所需要反映的問題張貼在上面;下部分為社區答題板,社區將問題解答情況貼在上面。民情留言板的建立,促進了居民事務處理的公開化,搭建了便於社區與居民溝通互動的平臺。三是聘請速遞員傳達民情。從居民中聘請了熱心社區工作、政治素質較高、責任心較強的民情速遞員30餘名,對他們進行了專門的業務培訓,組織他們收集、整理民情意見,發現矛盾、糾紛和信訪苗頭,及時上報社區,使社區能夠准確掌握民情動態,及時化解矛盾問題。
二、快節奏處理民情,注重服務質量。一是民情例會處理問題。本著『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的原則,及時召開由社區班子成員、具體工作人員及反映問題的居民參加的社區民情例會,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及時研究處理。每一個問題都落實責任人,明確辦理時限,給反映問題的社區居民以妥善處理和及時答復。二是協調例會解決問題。通過召開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協調會,本著『誰主管,誰負責,誰落實』的原則,積極協調各部門解決居民反映的實際問題。對居民關注的重點難點焦點問題,采取召開黨政班子聯席會的辦法,進行專題研究,確保居民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今年,針對大多數居民反映的鎮內各巷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問題,社區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匯報,並得到了高度重視。由區裡投資,對鎮內17條街巷道進行了硬化和配套改造,總裡程達15.5公裡,徹底解決了群眾反映的行路難問題。三是公示反饋答復問題。對每件受理事項、每件事項辦理結果,根據反映問題居民情況采取不同方式給予認真答復。對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告知答復,對暫住在外地的居民網站公示、電話或信函答復,對其他居民反映的問題公告答復,增強了處理居民反映問題的透明度。
三、全方位回訪民情,鞏固服務成果。一是跟蹤問效抓落實。對經過會議研究決定予以解決的問題,采取跟蹤問效的辦法,掌握問題處理進度和實際效果,隨時征求當事人意見,如反映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或居民對處理過程或結果不滿意,社區將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研究並協調解決。對解決不了的問題向居民進行耐心解釋,做好思想工作,以爭得居民的理解。二是後期走訪抓落實。把居民的滿意程度作為抓好社區服務的第一標准,對社區和相關部門已經處理和解決的問題,責成民情速遞員進行後期走訪,了解居民的滿意程度,掌握居民的思想動態,發現新問題及時向社區反饋或做好解釋工作。三是民意調查抓落實。每季度進行一次民意調查,發放調查問卷,廣泛征求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調查,深入分析居民群眾思想狀況,針對群眾意見比較集中的焦點問題,確定服務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確保社區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