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來賣糧的農民正在搬運糧食。東北網見習記者 岳雲雪攝 |
![]() |
嫩江縣大豆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張有良指導銷售糧食的農民挑選優質大豆。 |
東北網12月4日訊 (見習記者 岳雲雪)黑龍江省嫩江縣,年產大豆近50萬噸,素有『中國大豆之鄉』之美譽。嫩江縣大豆行業協會幫農民打理產銷難題,累計營銷大豆、小麥和雜糧450多萬噸。
記者4日一大早來到大豆協會收購站,便看到嫩江縣嫩江鎮立新村的農民冉文海就來到了大豆協會收購站,把自己家產的十六噸大豆全都拉到了這裡。冉文海告訴記者,以前賣糧費勁,不知道自己家糧食到底值多少錢。等著糧販子來也不容易,來了一個車,要是賣糧的人多,一時半會還輪不上自己。賣了也不知道是賣高了還是賣低了,後來再來車纔知道賣低了。現在產下糧不用犯愁賣糧了,都是協會和他們聯系,我們直接賣給協會拿現金,我們也省心,方便多了。
黑龍江省嫩江縣大豆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張有良接受采訪時說,針對這些困擾農民的實際問題,嫩江縣大豆行業協會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過程中,充分解放思想、突破常規,主動挑起了解決大豆產銷難題的重擔。他們堅持『走下去、訪農戶、知產量、幫銷售』,深入村屯建立了115個營銷服務鏈條,並與全國各地的農副產品市場和加工企業建立了廣泛聯系,掌握了大豆產量、價格、市場需求的第一手信息。憑借這些網絡,他們充當起農民的經紀人,幫他們出謀劃策。僅今年一年,他們就幫農民銷售糧食六十多萬噸,經營金額達六億元。在走下去的同時,大豆協會還定期走訪各級政府和涉農部門,承擔起了政府『智囊團』的重任。
嫩江縣大豆行業協會是地方大豆產業鏈上的一個服務性社會組織,組建於2003年,現有會員65名,會員大多來自於個體糧食經營者和農村經紀人。目前,大豆行業協會已發展成為具有糧食政策宣講、科技推廣、信息傳遞、運輸加工、市場流通、銷售經營等全方位服務功能的新社會組織,實現了糧食『產、供、銷、運、研』的一條龍服務,被譽為嫩江糧食購銷經營者的好『娘家』和地方糧食系統的好助手,協會累計扶持糧食生產示范戶46戶,幫助困難戶278戶,聯合鄉村組織共建糧食生產基地18個;推廣糧食生產新技術17項、新品種39個;解決城鄉富餘勞動力就業3000餘人(次),吸納和組織個體運輸戶從事糧食收購、營銷和運輸等行業工作200多戶;累計營銷大豆、小麥和雜糧450多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