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外來蔬菜『身價』緣何直線上昇 減產是漲價主因
2009-12-08 09:07:1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孫岩 穆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訊 異常的天氣總會影響菜籃子。自11月以來,全國大范圍的雨雪和低溫寒潮天氣,讓菜價一個勁地往上躥。來自市物價部門的統計顯示,11月27日,哈爾濱市13種蔬菜的平均價格為每市斤2.67元,比11月1日上漲50.85%。其中,芹菜、豆角、西紅柿的漲幅都在70%以上,韭菜的價格更是上漲了一倍。

  收購、運輸、銷售,到底是哪個環節導致菜價高漲?連日來,記者走進哈爾濱的蔬菜批發、零售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

  蔬菜運輸成本同比上漲不多

  哈爾濱市民冬季菜籃子裡裝的山東菜居多,其次是遼寧菜。從遼寧到哈爾濱的距離約750公裡,從山東到哈爾濱要一千七八百公裡。眼下,成品油價格已漲至高位,人們不能不關注運輸成本。蔬菜從遼寧、山東運到哈爾濱價格漲了多少?一位專門從遼寧往哈爾濱運菜的菜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車蔬菜從遼寧運到哈爾濱,僱車費用4000多元,包裝費1000多元,市場入門費1280元,再加上人工費、雜稅等等,整車費用大約1.2萬元。平攤到1.5萬公斤菜裡,每市斤菜到哈爾濱僅運輸成本就要4毛錢,比去年同期上漲5分錢左右。

  記者了解到,相比遼寧菜,山東菜到哈爾濱的運輸成本要更高一些,每市斤菜的成本至少還要再增加5分錢。

  批發和零售都賺不到多少錢

  12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學府路上的哈達果菜批發市場,哈爾濱8區10縣(市)乃至周邊地區的菜商都從這裡上貨。

  記者到的時候正趕上蔬菜集中到貨,市場院裡被大大小小的貨車、手推車擠得滿滿當當。走了一圈記者發現,由於收購價太高,菜不好賣,哈達的批發商都不敢把價格定高。經營山東壽光菜的菜商劉廣輝進的黃瓜每市斤賣3.3元、韭菜3.5元、菜花1.8元、菠菜2.3元。扣除每市斤菜平均0.45元的運輸成本後,實際上每市斤菜加價幅度只有一毛錢左右。

  經過『長途跋涉』的蔬菜,到了零售市場後纔能裝進老百姓的菜籃子。12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道裡區建國北二道街農貿市場。在這裡記者看到,相比四五天以前,菜價又有上漲,當天的零售價格為:1市斤菜花2.5元,菠菜3.5元,茄子、西紅柿、黃瓜都是4元錢,韭菜、蒜薹5元。一位攤主告訴記者,價格是昨天開始漲上去的,據說山東、遼寧等產地又受災了。

  對比批發價格可以發現,茄子、西紅柿、黃瓜加價幅度最小,每市斤零售價比批發價上漲七八毛錢,加價最大的菠菜、韭菜等葉菜每市斤上漲1.2元—1.5元。

  『其實我們也賺不到多少錢,菠菜上貨價每市斤就高達2.3元,賣3元纔能保本。』一位大姐給記者粗略算了算成本,冬天在室內經營,攤位費是很大的開支,再加上運費、損耗、人工等各種成本,實際上1市斤菜也就賺三五毛錢。『雖然現在價格高,但買菜的人也少,實際賣錢額和夏天差不多。』這位大姐不停地向記者抱怨生意不好做。

  產地蔬菜減產是漲價主因

  蔬菜從田間到餐桌,要經過種植、采摘、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對於一個月內漲幅過半的蔬菜來說,既然運輸環節沒漲多少錢,批發商和零售商也沒多賺錢,那麼哪個環節對菜價影響最大呢?記者發現,產地蔬菜減產纔是菜價高企的主因。

  『這西紅柿少一分都不賣。』在哈達果菜批發市場,菜商劉大全面對討價還價的熟客買家也一點兒不給面子。剛30歲出頭的劉大全是阿城人,從18歲起就從事蔬菜批發這一行。

  『現在利潤很低,沒法再讓了。』劉大全的菜來自遼寧沈陽北鎮。4日當天到貨的有西紅柿、韭菜、大辣椒、尖椒,共1.5萬公斤。

  『今年從農民手裡收菜太貴。』劉廣輝告訴記者,壽光地產西紅柿今年開秤就是2.2元一市斤,現在已經漲到3.1元,價格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還多。黃瓜的收購價從最初的1.6元漲到2.8元,韭菜的價格也從1.7元漲到了現在的3元。

  哈達市場蔬菜部負責人告訴記者,11月份幾場雨雪過後,山東、河北的大地菜都凍壞了,今年很多蔬菜的產量比往年低不少。以茄子為例,產地普遍減產三分之一以上。加之農資漲價因素,很多蔬菜收購價格比去年漲了50%以上。哈爾濱的菜籃子完全要靠那裡的大棚蔬菜供應,大棚蔬菜生產成本高,所以菜價就漲了。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