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年初以來,黑龍江省圍繞中央部署調整,明確將2009年確定為龍江援建決戰年。截止11月30日,黑龍江省確定的146個援建項目全部開工,交工項目總數達到95個,佔援建項目總數的65%。
展開『四大戰役』,實行集中攻堅
今年以來,前線指揮部重點開展『百日會戰』、『告別板房』、『國慶獻禮』、『基本完成』四大戰役,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至8月底,全縣44178戶農村災民永久性住房重建任務全面完成,11月末14個農村災民安置點配套設施全部交工; 51個教育項目交工49個,10萬師生如期告別了板房。41個衛生項目交工25 個,其餘在建項目也將陸續完工;11個鄉鎮供水站項目交付使用,6.44萬人口飲上衛生水,3座病險水庫7月底除險加固完成,防洪蓄水能力增強,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65萬畝。廣播電視項目設備已經采購完畢,正在安裝調試中。體育館已經開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交工。援建交通項目8個,交工6個;劍門關隧道、劍昭公路、劍門關古鎮恢復重建等旅游項目交付使用,劍門關關樓等景區項目正在抓緊推進。劍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管網和標准化廠房一期工程完工,二期正在建設。
堅持制度創新,破解監管困局
根據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黑龍江援建前線指揮部研究制定並與劍閣縣受援工作領導小組聯合下發了三個規范性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災後重建項目招投標監管工作的意見》,《災後重建項目工程款撥付暫行辦法》,《災後重建項目工程變更管理暫行辦法》,並在此基礎上加大招投標監督力度,實行兩地售標書、異地開標、業績考察和投標底限等措施,對投資較大的30個援建項目實行成都開標;對8個項目的投標人實行業績實地和履約能力考察,依法廢除了 家弄虛作假中標候選人。在招標文件中增加最低限價條款,規定企業投標報價最低不得低於工程最高限價的85%和投標人投標有效報價平均值的95%,有效杜絕了個別企業不顧成本惡意低價中標的不公平競爭行為。不僅保證了中標企業切實符合招投標法相關資質要求,而且為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打好基礎。
創新工作方法,優化推進機制
黑龍江省援建工作堅持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開展援建,堅持按照重建規劃實施援建,堅持協商協調、依靠當地的辦法推進援建,堅持節約、適用、實用、安全的原則搞好援建。采取『交支票+全過程參與和監督+全方位援助』的援建方式,有效破解了項目推進中的一些難題。
特別是為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該省援建前線指揮部與劍閣縣委政府成立重點項目推進指揮部,由劍閣縣縣級領導任指揮、前指成員任副指揮、專業人員任成員,抓進度,抓質量、抓安全、抓管理。實行重大項目早會制度和項目日報制度,與劍閣縣委政府實行半月聯席會議制度和專項督辦制度。劍閣縣委還將援建項目的定期開工和交工作為領導乾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科局級領導乾部的任命征求前線指揮部意見。在重大項目上建設單位主要領導實行『押帽』開工、施工單位實行押證施工。對在建項目實行聯合檢查制度。開年以來,前線指揮部與劍閣縣委政府開展6次聯合質量安全大檢查、4次聯合資金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