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嬌貴地熱』維修難 供熱企業建議控制地熱建設
2009-12-14 09:21:3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譚啟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4日訊 地熱面積過大,同比普通暖氣散熱器運行成本,要高出約30%左右。這是軒轅集團捷能熱力電站最新測算出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哈爾濱市新建的小區中,七成左右為地熱采暖。在松北區,地熱幾乎成為『一邊倒』的趨勢。因地熱故障率比較高、暗藏質量隱患,隨時可能影響居民家供熱質量。一些供熱企業呼吁,地熱建設應得到適當控制。

  七成新建小區用地熱

  據松北區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松北區全區供熱面積680萬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熱總面積575.3萬平方米。捷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是松北區內唯一的集中供熱單位。松北區屬於典型的新建住宅集中區,這些新建住宅幾乎普遍采用了地熱的供熱形式。技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地熱由於散熱均勻,節省室內空間,一度被市民歡迎。而在建設過程中,同比普通散熱器暖氣片,地熱供熱管線等設施的建設成本僅為暖氣片的一半左右。普通暖氣片均以鋼材和鐵為主要生產材料,成本較高,所以開發建設企業從節約成本角度考慮均使用地熱。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新建小區中,七成左右為地熱采暖。在松北區,地熱幾乎成為『一邊倒』的趨勢。但大規模的集中使用地熱采暖形式,卻給供熱企業帶來種種麻煩。

  地熱運行成本高三成

  捷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博介紹,無論集中供熱還是分散鍋爐供熱,都需要通過熱水循環進行。普通暖氣管徑較粗,水阻較小,即使局部管線出現水垢等情況,整體運行影響不大。地熱是由遍布居民室內的較細的地熱管線散熱,最長的地熱管線在120米左右,呈『S』型鋪設在居民室內。與普通散熱片暖氣相比,不僅增加了管線長度,也增加了供水阻力,這樣供熱循環泵就必須不停地工作,以保證地熱管線中的水流循環正常,增加的阻力造成水、電、煤的供熱運營成本增加。與普通散熱片采暖形式相比,捷能公司測算地熱采暖成本將高出30%左右。而地熱一旦出現問題,尋找故障點就需要將居民家所有地熱『刨開』,地板、裝修、維修等系列損失讓居民難以接受。這也造成部分居民家不熱,卻無法尋找根源的現象。

  地熱維修相對困難

  地熱太『嬌貴』。這是供熱企業對地熱的總體評價,管徑過細,濾網要求高,易損耗,地熱管線容易堵塞。捷能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從2003年開始,他們對轄區地熱總體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發現了地熱的很多『不確定』。地熱鋪設具有一定的管線長度和鋪設密度等技術規范,但在房屋竣工驗收時,地熱管線已經深埋地下。在松北區曾經處理過一個典型案例,居民家室溫不達標,將地板、地熱管線覆蓋水泥層全部挖開後,發現該戶居民家地熱管線總長度少了40米,對於大量不熱用戶,他們沒辦法逐戶挖開檢查。地熱管線過細,對供熱用水要求極高,也容易造成管網堵塞等問題。另外,管網質量不合格導致爆管等問題,也不能像普通暖氣一樣隨時可查。主要問題就是地熱管線的『隱藏性』。

  企業呼吁適當限制

  捷能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地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故障出現後,維修非常復雜,安全得不到保障。普通暖氣漏水後,可以明顯地看到,但地熱管線由於埋在地下,其滲水或爆裂一段時間纔能被發現,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維修時,必須把地板刨開,維修成本高,耗時長,對於維修過程中造成的損失,如裝修、修復等經濟損失,界定責任時常常會引起糾紛。另外,哈爾濱市熱費收取時,包含了一定比率的維修金,而同比普通散熱片暖氣,高故障率和高維修費用,必然影響到供熱企業整體運行,最後結果必然累加到市民身上。雖然地熱有其優點,但對於全國大城市中供熱時間最長的哈爾濱市,如此大面積的推行地熱,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地熱建設的發展。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