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4日訊 12月14日,黑龍江日報在頭版刊發了題為《『陽明現象』激活城區經濟》的短評,全文如下:
近年來,全省各地在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對城區經濟有所忽視,使本應發展最活躍的地方,變成了最平淡的地方,而牡丹江『陽明現象』恰恰打破了這種沈寂。陽明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牡丹江市簡政放權,調動了城區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得益於財政『分灶吃飯』,增強了城區發展經濟的責任感;得益於陽明區領導乾部發展經濟的視野和思路,使城區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就我省大多數市地而言,城區是經濟因素最活躍的地方,擁有縣域不可比擬的人纔、技術、市場、產業基礎、信息、金融等方面的生產要素優勢,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第三產業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然而,由於體制、機制等原因,我省部分市的郊區改編為城區,很多城區退化為社區,職能弱化,財政退化,經濟萎縮,呈現出縣強市弱的苗頭或趨勢。造成這種局面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地黨委、政府過於偏重發揮市本級功能,忽略了發揮城區黨委、政府積極性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長此以往,市委、市政府勢必陷入單打獨斗的境地,而區級黨委、政府則『優哉游哉』,在發展觀念上無法跳出『吃飯財政』的局限,導致經濟發展上熱下冷的局面,最終使城市集聚各類發展要素的功能下降,引領經濟發展的引擎功能削弱。
『陽明現象』深刻表明,城區經濟潛力大、見效快,同時為我省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新模式。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