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河創新城市管理模式 市容環境明顯改觀
2009-12-16 08:59: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司漢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08年末,黑河市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改變城市管理仍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局面,逐步轉向綜合運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形成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環,市容環境明顯改觀。

  政府花錢買服務

  給城市管理模式換思路

  長期以來,受事業單位體制束縛,城市完全依靠行政機構、行政計劃和行政手段來管理,建管一家,缺少競爭和有效監督,制約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黑河市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管理新思路:政府花錢買服務。

  這個市在城市管理領域中引入市場化機制,通盤考慮城市管理體制的改革與重構,在實現政事分離、政企分離、建管分離的基礎上,把具備條件的行業從政府管理職能中剝離出來,實行規劃、建設、管理、養護、執法相互分離,做到各司其職,互為制約。先後制定了市政公用設施、道路、路燈和景觀亮化、公廁、綠化、環衛作業等招標方案,確定了管養分離、以費養事、特許經營模式,按照『定標准、明費用』,『內部包、外部招』,『全覆蓋、無死角』,『重考核、兌獎懲』原則,鼓勵有能力的市政公用設施管理單位職工和社會單位、個人,通過競標獲得市政公共設施養護管理權,實行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發展。通過嚴格競拍,有17名內部職工和5家公司、27名社會自然人獲得管護權。

  競爭帶來活力

  用精細管理為城市『梳妝』

  市區主乾道上一個煙頭最長能放多久?答案是40分鍾。一場雪後街道多長時間能清理乾淨?答案是一到三天。

  能達到這樣的標准,科學劃定責任區是關鍵。根據市場化改革方案,這個市對環衛作業、道路維修、路燈亮化、園林綠化維修養護工作量進行了科學核定,將環衛作業劃分成7個內部承包段,市區街路清掃保潔作業分成17個招標管理作業標段,道路維修劃分成3個內部承包段、2個對外招標段,路燈及景觀亮化劃分成3個內部承包段,園林綠化劃分成4個內部承包段、2個對外招標段,每個標段定崗位、定責任、定標准、定經費、定獎懲。

  主要街道采取『朝五晚九』16小時保潔制,夏季早6時前完成清掃作業,冬季早7時前完成清掃作業,其餘時間全時段保潔。過去衛生保潔全靠人工掃,現在是清掃機和人工作業相結合,冰雪清理由社會化清理轉變為專業隊伍清理,小雪一天、大雪三天必須清理乾淨,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市區劃分4個管理等級,保潔面積由264萬平方米增加到300萬平方米,保潔隊伍從256人發展到796人,街路清掃保潔、垃圾日產日清和主次乾道清雪出城率均達到了100%。

  實行市場化,使市區道路完好率明顯提高。以前,市區道路建設全靠政府投入,由城建系統職工負責管理和養護,道路和道板破損後往往發現不及時,維護不到位,年年修路不見『平』,群眾意見很大。標段競拍後,承包人天天上路巡視,發現道路裂縫馬上瀝青灌注,機動車道沈陷後馬上填平,人行道板破損後馬上更換。年初以來,累計維沈陷破損人行道1.6萬平方米,維修沈陷破損機動車道0.6萬平方米,道路瀝青灌縫1.2萬延長米,完好率達到了98%。


 

  實行市場化,點亮了城市。這個市全面啟動了市區老舊建築物的外立面裝飾改造,共修飾老舊建築物200餘棟,粉飾改造面積25萬餘平方米。突出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先後對市區內近70棟節點建築進行了亮化改造,安裝各類亮化設施5200多臺套,路燈及景觀亮化設施隨壞隨修,主次乾道路燈亮燈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打造獨具特色的街景文化。

  實行市場化,提高了城市綠化水平。長期以來,城市綠化都是由政府買單,年復一年投入大量資金,但因為維護和補植不及時,往往是『年年種樹不見樹,年年綠化不見綠』。實行招標管理後,各綠化承包人經常帶領承包組人員進行栽植、補植、定時除草澆水,苗木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年初以來,共種植和補植行道樹24種,綠籬3051米,喬木14760株,市區綠地面積430公頃,公共綠地239公頃,綠化覆蓋率25.8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7.46平方米。

  實行市場化,節約了城市管理成本。原來預計需要投入管護資金1265萬元,通過競標實際支出1184萬元,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管護質量也有很大提高。

  健全規章制度

  為創新城市管理機制保駕護航

  實行市場化,誰來做裁判,靠什麼考核?以往,由於城市管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建管不分,政府效能難以發揮。實行市場化改革後,責、權、利統一了,政府有關部門專心做裁判,用規章管人,用制度管事。

  針對城市管理法規缺失、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黑河市先後頒布實施了《城市道路管理辦法》、《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城市戶外廣告牌匾設置管理辦法》等20部規范性文件,增強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把市場化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緊密結合,管到點、線、面,做到全覆蓋、無死角。明確了直接管理和督促管理兩大部分、19個方面、356項管理內容的質量標准,把管理對象和標准細化到每一段路、每一片綠地、每一棟樓。比如,早市場、建築工地的管理內容涉及10個方面102項,市政管理內容涉及4個方面62項,園林綠化管理內容涉及4個方面48項,環境衛生管理內容涉及5個方面55項等等。

  這個市成立了6個市政公用設施維修養護質量考評組,嚴格按照各項招標(承包)維修養護質量標准、考核辦法和合同約定,堅持高標准、嚴要求,進行嚴格檢查驗收,對不履行市政公用設施招標養護合同條款或不按標准要求進行維修養護的承包人,進行嚴厲處罰和責任追究。年初以來,對維修養護不及時、達不到質量標准的承包人累計處罰10萬餘元。

  為提高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素質,這個市不斷完善規范化考評體系建設,在城管執法系統實行了『3+X』百分績效考評辦法,『3』是對工作實效、形象榮譽、精神文明三個方面的考評,『X』是發生重大責任事故或重大問題一票否決的考評。科學設定城市管理和城管執法崗位,實行日檢查,周通報,月小結,半年獎懲,年終總評,考評結果與評優選模、晉昇任職、經濟利益掛鉤,有效調動了城管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