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近日,黑龍江省出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從多方面勾勒我省未來金融業發展的藍圖。
近年來,我省金融業穩步健康發展,但總體規模不大,金融機構較少,金融市場競爭不充分,信貸支持經濟力度不夠,資本市場發育緩慢,金融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當前加快金融業發展,促進全省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已成為我省『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順利實施的基本保證。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從六大方面勾勒我省未來金融業發展的藍圖。
豐富金融市場主體,完善金融組織體系。一方面,不斷提高我省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積極吸引境內外金融機構在我省設立地區總部和分支機構;積極鼓勵和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在我省開辦金融租賃公司、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形成主體豐富、門類齊全、功能完善的金融組織體系。另一方面,組建省級金融控股公司,創建我省地方金融資本運營平臺;整合重組城市商業銀行,組建龍江銀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加快發展地方期貨經營機構;研究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組建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
擴大信貸投放,滿足資金需求。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銀團貸款,支持我省大項目和重點產業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適應中小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重。各級政府通過資本注入、風險補償、政策扶持等多種方式加強對信用擔保機構的支持。組建省再擔保集團,提高全省擔保機構的整體實力;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農村擔保市場。探索開展大型農用生產設備、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抵押貸款,開展農產品訂單、應收賬款、股權、倉單、存單等權利質押貸款。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建立金融公共網絡信息平臺,健全項目融資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設立專項資金,獎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各類金融機構。
強化政策支持,活躍農村金融。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拓展農村金融市場,逐步形成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合理分工、有序競爭、共同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探索建立適合我省省情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以及地方財政扶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方式和建立巨災風險基金的方法。鼓勵農村地區銀行業機構加強與保險公司合作,探索開發農村小額保險單抵押貸款業務等『信貸+保險』金融服務新產品。大力支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積極組建村鎮銀行,2012年前爭取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積極穩妥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全省達到300家以上。除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外,對新設立的四類農村金融機構,比照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政策給予扶持。
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加快資本市場發展。大力培育企業上市資源,鼓勵、推薦我省優質企業進入國內外資本市場融資,爭取每年新增上市公司3至5家。設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推動非上市公司股權流動。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進行再融資。支持和引導企業募集企業發展資金,力爭使我省直接融資比重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大力促進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引進國內外投資,支持創新型企業和優勢產業發展。創新政府資金使用方式,設立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基金,完善創業投資服務支持體系。
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構建經濟與金融和諧發展格局。進一步推進誠信龍江建設,完善社會征信體系,培育信用服務市場,支持擴大金融業征信平臺建設和征信產品使用范圍。嚴厲打擊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的各種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努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企業貸款涉及的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研究建立統一的政策和收費標准,提高工作效率。組建省級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市場化方式,加快不良資產處置步伐。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與銀行業機構合作處置不良資產的新途徑,研究建立政府性債務償債准備金制度。
強化金融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加大政府資源整合力度,構建金融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之間科學合理的協調配合機制。支持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執行貨幣政策,加強和改善監管,提高監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