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時值冰天雪地的寒冬。對於黑龍江50萬戶低收入群體來說,今年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暖冬:走出骯髒混亂的棚戶區,住進乾淨整潔的棚改新區;告別低矮破舊的茅草房,搬進寬敞明亮的大磚房……老百姓喜在心裡,笑在臉上。
老百姓的事是最大的事。今年以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全力推進『三棚一草』改造建設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截至11月底,全省『三棚一草』改造建設完成投資648.3億元,開工建築面積5610萬平方米。預計到年底,全省城鄉50萬戶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將得到改善。
雪花綻放,笑聲飛揚。冬日的龍江大地上,奏響了一曲黨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創和諧的精彩華章。
城市棚改3233萬平方米
年終歲尾,趙青山得到了一個『大禮包』:拿到了新居的鑰匙!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過去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不到27平方米的平房裡,房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又陰又潮。現在好了,他們馬上就可以搬到50平方米的新樓房了!
老趙的新房在哈市群力新苑小區。今年,將有4139戶和他一樣的動遷居民在這裡安家。告別了原來髒亂差的棚戶區,老趙的心裡充滿感激:『如果不是政府的棚改優惠政策,俺可買不起這麼好的新房!』
記者就棚戶區改造進行采訪,所到之處,所見所聞,強烈地感受到棚改為百姓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扒了房,再也不用劈木頭取暖了。』『搬進新房,再也不用擔心夏天漏雨了。』朴素的話語傳遞著發自心底的喜悅。今年,我省棚戶區改造投資和建設規模創歷史最好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棚戶區改造投資468.9億元,開工建設面積3233.34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96%和173.5%。如此大規模的棚改工程,讓普通百姓分享到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為了把好事做好,我省形成了上下貫通的組織領導體系,確保每項工作落實到位、落實到人。各地市更是把『棚改工程』視作『天字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通過各種渠道籌集啟動資金,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把棚戶區群眾最困難、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居住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特別是全省普遍實行了『拆一還一』、確定最小上靠戶型(40平方米)的拆遷補償安置政策,有的市地對特困戶直接上靠到保障戶型40平方米,不交任何費用,得到老百姓的雙手稱贊。
居住在棚戶區裡的百姓再次聆聽到了來自黨和政府關切的聲音,一股股暖流湧進心裡。
22萬農戶告別泥草房
農民住進了小洋樓。在依安縣依龍鎮豐林村,4棟農民住宅樓是全村240戶農民的新家。農民也像城裡人一樣,有了自己的休閑小區、商服小區和農家書屋。通過這一整體搬遷入住,可撤並6個自然屯,騰出1200畝老宅基地進行復墾,可謂一舉雙得。
我省像豐林村這樣告別原來的泥草房,住進新房的農戶不在少數。為了讓典型引路,推動全省的泥草房建設,全省確定了30個省級示范村和150個試點村重點扶持。在遍布全省的示范村和試點村內,活躍著各級領導乾部的身影。嶄新的房屋,整齊的院落,普通農家的生活已今非昔比。
根據農村泥草房改造實際情況,我省積極研究和探索農村住房保障制度,分門別類,因『戶』制宜。對中等收入以上的農戶改造泥草房實行技術服務和指導,引導建設節能住房,免費提供住房圖紙。對低收入的泥草房改造戶,除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外,分期分批給予每戶5000元的泥草房改造補助費。對五保戶、特困戶、無力自行改造泥草房的農戶,各級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加大了補助力度。
創新思路衍生創新舉措。為了讓困難群眾住上好房子,各地政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慶安縣政府去年拿出200多萬元在農村為特困戶建設了40多戶『零租住房』,產權歸縣政府,免費供特困群體居住。通河縣政府近三年拿出4400萬元,除給特困戶補助2.16萬元,還拿出一部分建築材料,特困戶自己拿5000元,為一部分特困群體建設了2000戶節能住房,產權歸農民所有。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稱,我省泥草房改造推進有力,明顯改善了農村特別是貧困農民的住房條件。今年,全省改造泥草房22.2萬戶,面積187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37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有5.4萬戶貧困戶喜遷新居。我省對農村住房的重視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皆為前所未有。
『三棚一草』改造彰顯多重效應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楊佔報說,『三棚一草』改造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得人心、順民意,實現了一筆民心賬;促進了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建築業產值增長,促進了地方稅收的增長,實現了一筆經濟賬;帶動了相關產業、促進了建材等行業的發展,實現了一筆產業拉動賬;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秩序好轉,穩定了房地產市場,實現了一筆維護穩定賬。
楊佔報對明年的『三棚一草』改造充滿信心。他說,『三棚一草』改造建設明年更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堅持落實目標責任制的力度不變,堅持依法拆遷、陽光安置的要求不變,堅持工程建設質量的標准不變,確保明年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任務不減,投資不減,力度不減。
楊佔報將明年的改造目標做了具體描述。明年,全省非煤城市棚戶區改造計劃投資220億元,完成拆遷面積900萬平方米,改造13.4萬戶;煤礦棚戶區改造計劃投資48億元,改造5.2萬戶;林區棚戶區改造計劃投資70.8億元,改造11.8萬戶;墾區危舊房改造計劃投資75.5億元,拆遷面積400萬平方米,改造11.9萬戶;全省計劃改造農村泥草房22萬戶、1826萬平方米、投資136億元;新增廉租住房保障10萬戶,投資60億元左右。
透過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字,人們仿佛看到了吊塔林立,機聲轟鳴,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住房正在拔地而起,那裡正在建設的是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向往的幸福之家、安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