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訊 (王良武 記者 高長利) 座落在流經中俄兩國國際河流綏芬河流域的首座污水處理廠——東寧縣污水處理廠近日正式投產運營,從而使綏芬河的水體質量得以大大改善。
依據國家規劃,『十一五』期間661座地級城市、1636座縣級城市將新建或擴建污水處理廠。總投資8853萬元的東寧縣污水處理項目今年5月啟動,工程包括在東寧鎮夾信子村北新建污水處理廠,鋪設污水輸送管網。
國家『十一五』支橕計劃『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節能降耗關鍵技術』在東寧縣污水處理廠建設過程中得到應用。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許國仁介紹,該企業整體工藝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大約經過10年的研究而成,核心工藝采用挪威首創的聚酯纖維膜機械過濾污水處理技術,也是中國第一個引進該技術建成的污水處理企業,利用有機高分子合成物聚酯纖維膜對污水進行一次性過濾,使水中活性污泥濃度、生物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污染物含量大幅降低,實現達標排放。
這項技術取消了中國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必備的細格柵間、初沈池、污泥脫水間和污泥儲存池。由於生產工序減少,按常規需佔用土地5.5公頃,聘用50多名員工的污水處理廠,實際用地面積為1.6公頃,只有14名員工,既節約了國土資源,又降低了投資成本,使工程投資降低了30%。與國內傳統污水處理廠相比,企業運行費用節省50%,經處理後水質為一級A,是迄今為止黑龍江全省縣級污水處理廠淨化水平最高的一家企業。
據悉,東寧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設計能力為2萬噸,目前每天實際處理城鎮生產及生產污水可達90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