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訊 哈爾濱市三年醫改實施方案於日前出臺,新方案涉及多項惠民政策,本報連日來對醫改新政進行系列報道,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昨天,記者與哈爾濱市醫改方案實施有關部門再次取得聯系,就方案中市民關心的熱點話題和切身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
在三年醫改中,哈爾濱市逐步將試點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政府負責試點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償等,對試點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公立醫院要保障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援外、支農、支邊等公共服務,政府將提供經費保障。對中醫院(民族醫院)、傳染病醫院、結核病醫院、職業病防治院、精神病醫院、婦產醫院和兒童醫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傾斜。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標准和貸款行為。
公立醫院藥品將進價來進價走
哈爾濱市試點公立醫院將逐步消除藥品加成,不得接受藥品折扣,藥品『進價來、進價走』讓利於患者。醫院由此減少的收入或形成的虧損將通過增設藥事服務費、調整部分技術服務收費標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解決。藥事服務費將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積極探索醫藥分開的多種有效途徑。適當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降低藥品、醫藥耗材和大型設備檢查價格。試點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鼓勵各地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定價由利益相關方參與協商的機制。
民營非營利醫院將被公平對待
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哈爾濱市將對需轉制的公立醫院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和職工合法權益。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支持民營非營利醫院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和繼續教育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對其在服務准入、監督管理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一視同仁。落實非營利性醫院稅收政策,完善營利性醫院稅收政策。
實現『一站式』即時結算醫療救助
據悉,哈爾濱市將逐步加大對困難人群的治療救助力度。到2011年,資助城市低保家庭成員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覆蓋面達到100%,資助農村低保家庭成員和農村五保戶參加新農合的覆蓋面達到100%。實現醫療救助城鄉一體化、統一救助范圍、統一救助標准、統一救助辦法,建立和完善住院救助、日常救助、機構救助、慈善援助相結合,取消住院救助起付線,同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逐步實現『一站式』即時結算的醫療救助體系。
基金收支需定期向社會公布
為確保百姓交付的各類醫保基金的安全和規范使用,哈爾濱市將規范基本醫療保障基金管理,各類醫保基金要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建立基金收支風險預警系統,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基金使用流程。基金收支情況需定期向社會公布。
基層開展巡回、上門醫療
據介紹,哈爾濱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不斷創新,采取適合於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需求的醫療衛生服務方式。鄉鎮衛生院將組織醫務人員在鄉村開展巡回醫療;城市社會衛生服務中心(站)將對行動不便的患者進行上門服務、主動服務。制定分級診療標准,推廣社區首診制,建立基層醫療機構與上級醫院雙向轉診制度。
同時,哈爾濱市將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核定基本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完善全員聘用合同制,建立能進能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特別是對鄉鎮衛生院實行『院長能上能下、人員能聘能退、工資能高能低』的人事制度。
今後醫師可多地點執業
結合三年醫改方案,哈爾濱市將探索注冊醫師多地點執業的辦法和形式,今後,醫生不止局限在自己就職的醫院內,可隨時進社區、下基層等為百姓診治,從而促進區域間、機構間醫療衛生人員和技術交流。此外,為提高醫生的業務水平,哈爾濱市還將建立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3年內完成2500人在崗位社區衛生人員全科醫學崗位培訓和中醫藥、兒科適宜技術9000名村衛生室人員培訓任務。
村衛生院也將有中醫診療
哈爾濱市將充分發揮中醫藥預防保健特色優勢,在疾病預防和控制中,積極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大力推廣中醫藥,縣、鄉醫療機構要設立中醫科和中藥房,村衛生室要提供中、西醫服務。
開展鄉鎮衛生院中醫科、社區中醫全科醫師、中藥調劑人員崗位培訓活動,每項培訓每年不少於100人,3年內實現每單位、每崗位至少完成一個類別有一個工作人員接受培訓的目標,鄉村醫生每年每人至少接受一次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教育。
社區醫院將建便宜的『規范藥房』
明年2月末前,全市7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取消藥品加成,實施基本藥物及補充藥品零差率銷售,今後,市民在社區醫院就可以買到和藥店價格相同,甚至更低的便宜藥。規范基本藥物使用管理,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采購、使用管理,嚴格執行零差率制度,嚴格執行驗收、索證等制度,從而全面推進『規范藥房』的建設。同時,按《處方管理辦法》、基本藥物處方集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將成立藥事管理組織。
此外,哈爾濱市還將做好基本醫療保障藥品目錄調整,將國家基本藥物和省增補藥物全部納入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