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突破寒帶禁區實現農作物一年兩熟
2009-12-30 12:00:47 來源:鶴崗日報  作者:林正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鶴崗12月30日訊 地處北緯47度寒溫帶的鶴崗市因有效積溫所限,歷來實行一年一熟耕作制。而今,這一老皇歷被改寫。今年,鶴崗市大面積推廣應用『毛蔥套種大豆』、『頭茬馬鈴薯+二茬大白菜』等栽培模式種植的近萬畝農作物喜獲豐收,從而使當地農民夢寐以求的一年兩熟的願望成為現實。

  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破解這一困擾農業科技人員多年難題的人,竟然是兩位普普通通的農民。

  東山區蔬園鄉更新村農民陳常會,多年在自家4畝承包田裡搞蔬菜露地種植,盡管單產挺高,但由於面積有限,且一年只能收獲一茬,收入僅夠年吃年用。去年,他從遼寧引進名叫『早大白』的早熟高產、優質脫毒馬鈴薯新品種,在兩畝地裡做試驗,4月上旬播種,6月中旬收獲後,又種植了一茬秋白菜。兩茬菜總收入1.66萬元,畝平均收入8300元,比往年種一茬菜畝收入增加了6000餘元。這一新的栽培模式很快輻射到周邊鄉村。今年,全區采用『頭茬馬鈴薯+二茬大白菜』復種栽培模式面積近200畝,僅更新村的種植戶就增加到12戶,面積達20餘畝。

  更讓人叫絕的是綏濱縣連生鄉在大豆地裡間作毛蔥。2006年,該鄉望江村毛蔥協會會長趙明慧在自家大豆地裡搞『毛蔥套種大豆』試驗獲得成功,毛蔥畝產1500公斤,大豆畝產175公斤,兩項合計畝純收入1785元,比單種大豆畝增收1593元。鄉黨委、鄉政府因勢利導,把做大做強毛蔥產業作為發展全鄉農村經濟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來抓。據統計,今年連生鄉所屬的16個行政村共有1200多戶農民種植毛蔥,總面積達4000餘畝,雖然遭受了嚴重旱災,仍增收200餘萬元。

  據市農業部門介紹,如今采用糧食作物與蔬菜、經濟作物進行復種、套種的農戶遍及全市各鄉鎮,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單位面積效益大幅度增加,而且『花樣』不斷翻新:甜菜套種毛蔥;小麥、大麥復種秋菜;毛蔥套種玉米和馬鈴薯,復種秋白菜和蘿卜……

  『在大田裡套種毛蔥,露地種植收獲兩茬甚至三茬蔬菜,這絕不是在作秀,而是一項能給農民帶來「真金白銀」的「寒地種植革命」!』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廣毛蔥套種大豆種植模式的綏濱縣連生鄉黨委書記賈志友說,『如果這種「一年兩熟」栽培模式能夠在全省各地推而廣之,其增產增收的潛力不可小視。』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