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隨著劍門關古鎮改造項目和劍昭公路項目5日相繼交工,黑龍江省援建劍閣的146個項目已經完工135個,完成投資8.8億元,項目建設進度位居18個對口支援省市的前列,援建工作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援建工作,確定了『救災、救民、救急』的原則,堅持一切從災區實際出發、當前和長遠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充分尊重受援方意願,采取『政府主導、依靠當地、面向市場』的做法,充分調動全省力量支持援建,重點幫助恢復重建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設施,合理地援建恢復生產發展項目,讓災民滿意,確保災區穩定,促進災區長遠發展。2009年,是我省援建工作決戰年,前線指揮部強化責任抓落實,經過前、後方密切配合,與受援方的通力協作,44178戶農村災民永久性住房重建任務全面完成,14個農村災民安置點配套設施全部交工;51個教育項目交工49個,10萬師生如期告別了板房;41個衛生項目全部完工;11個鄉鎮供水站項目交付使用,6.44萬人口飲上衛生水,3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防洪蓄水能力增強,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65萬畝。援建交通項目8個,交工7個;劍門關隧道、劍昭公路、劍門關古鎮恢復重建等旅游項目交付使用;劍門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完工,實現了年初確定的目標。
我省援建工作還以產業提昇為引領,努力為劍閣長遠發展打基礎。投入1.5億元援建資金大力支持劍門關古鎮改造、劍門關隧道等項目,提昇景點水平,改善景區周邊交通條件,推動了旅游業長遠發展。加大對劍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標准化廠房建設的投資力度,為招商引資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我省金鼎山節能牆體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已落戶劍門工業園區;一些農業產業化項目正在考察論證。我省還根據劍閣縣災後恢復重建實際需要,進一步拓寬對口支援的領域,在就業、支教、支醫、財政評審等多方面展開援助。目前通過援建項目幫助實現就業1534人,支持幫助受援方就地就近就業11686人。近百名醫療人員開展手術1600臺次,接診病員1.53萬人次,義診1.41萬人次。38名支教教師,涵蓋12個緊缺專業。
110名志願者分別被選派到縣級有關部門和鄉鎮從事志願工作。省財政廳評審中心選派5名專家,幫助縣裡把守工程造價評審關口。截至目前已經完成8大類60項114個單項工程預算控制造價評審工作,審減資金7900餘萬元。
災後重建沒有任何經驗、做法可資借鑒。我省獨闢新徑,采取『交支票+全過程參與和監督+全方位援助』的援建方式,並在援建實踐中不斷創新推進機制和工作方法,成功創造了『無縫隙對接、無障礙合作』經驗,根據援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采取『兩地報名、異地開標、業績考察、投標底限、造價評審、聯席會議和聯合檢查』等措施,有效破解了援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我省援建工作帶動了劍閣經濟發展提速,促進了經濟社會較快增長。2009年,劍閣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億元,同比增長13%,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5億元,增長147.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性收入實現1.2億元,同比增長191.5%,農民人均純收入3479元,同比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7元,增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