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北安市趙光鎮東豐村整體搬遷村民變市民
2010-01-06 10:01: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耿天龍 司漢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北安市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把打造優美宜居新村、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作為重點工作推進,紮實推進趙光鎮東豐村整村搬遷和集中建設。目前,東豐新村一期工程已經竣工,130戶農民將喜遷新居,實現了農民市民化和農村社區化。

  東豐村有泥草房476棟,佔全村農民住房總數的40%。近年來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和轉移增收,農民人均年純收入超過6000元,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十分迫切。經多次論證,該村決定實施整村搬遷,建設高標准農民新村。新村選址位於趙光鎮區北部生活居住區內,與正在建設的吉林—黑河高速公路相鄰。新村計劃總投資1.6億元,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工程17萬平方米,可入住1000戶居民。建設工程分為三期,一期工程已於2009年建成,二期、三期工程將分別於2010年和2011年完工。新村采用平房與別墅式二層樓房相結合的建築格局,集中供熱、供水,排水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雙壁波紋管,雨污合流式管網。強電弱電均采用地下鋪埋,整個新村除路燈外,看不到外部線路等設施。采用『十戶一聯』沼氣池供氣,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到戶。

  為鼓勵農民進入新村居住,北安市出臺優惠政策,新村建設用地不征收土地出讓金。對入住新村農民每平方米補貼200元,平房價格降到每平方米850元,樓房價格降到1050元。一期工程市財政購房補貼金額達303萬元。對暫時不能入住新村的貧困戶,安排其搬遷到其他中心屯閑置房屋居住,並給予一定補貼。市財政投入2000萬元用於農戶購房補貼和道路、供水、供熱、供電等公益事業建設。整屯搬遷的宅基地全部實行復墾。幫建部門為新村建設出資680萬元,鎮村兩級投入150萬元,在新村建立社區組織,實行社區化管理,配建超市、幼兒園,組建物業公司,闢建文化活動中心和休閑廣場。將村辦小學並入趙光鎮小學,實行寄宿制。到2011年,一個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新村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