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東和陳啟俊高興地介紹自己的產品。 |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09年5月,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這條消息被該校兩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獲悉。借助這個平臺,這兩名貧困大學生僅用半年便開了一家果茶廠。5日,二人講述了半年來的創業經歷。
創業經驗大學期間開快餐店
來自河北唐山的李東和來自河南安陽的陳啟俊是東北農大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08屆畢業生。家庭貧困的二人做過學校勤工儉學崗位、當過家教。大二開始,二人沒再向家裡要過一分錢。
大三時,二人找到一份為校外餐廳送餐的兼職,乾了一段時間發現開快餐店是一條不錯的賺錢渠道。於是,二人拿出積攢的4000多元獎學金在校外開了『食客快餐』,每月收入1000多元。雖然錢不多,可是二人很開心,因為他們不僅解決了生活費、幫助了更多的同學,還積累了許多創業經驗。
昇入大四,由於要實習,二人關閉了快餐店,但一直懷揣創業夢想。
獲得幫助學院無償提供技術
因為條件不允許,二人沒有在畢業後立即創業,而是簽約黑龍江許氏食品有限公司。三個月後由於工作出色,陳啟俊被提昇為車間主任,李東昇職成為質檢部部長。
李東說:『我們當時最愛看的節目是《贏在中國》,節目「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成就夢想」的口號一直激勵著我們。』
2009年5月,食品學院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在大學期間有創業理想的學生搭建實現創業夢想的平臺。看到這條消息,李東和陳啟俊覺得『機會來了』。二人找到負責該中心工作的食品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高漢峰。『食品學院2004年研制了生產山楂果茶的技術,當時僅在實驗室制作了少量產品。勤工儉學時,我曾負責給家屬區送過山楂果茶,當時聽到的反饋是這種果茶味道不錯,而且是健康飲品。』李東說。
二人的創業想法得到食品學院大力支持,學院無償提供山楂果茶生產技術,並由三名專業老師進行跟蹤指導。
意外收獲
老師幫修機器省下20萬
2009年6月,李東和陳啟俊從原單位辭職,工作一年的收入除了還國家助學貸款及給父母生活費,僅剩3萬元。借來7萬元,7月末二人開辦了匯眾果茶廠。
開辦工廠最大的投入要屬機器設備了。此時老師程濤獲悉沈陽一家倒閉的食品廠正在處理設備。『我們以買廢鐵的價錢購入一些設備,一臺新均質機市價在7萬元左右,而我們卻以5000元買到了。』說到此處,陳啟俊還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運回哈市後,劉毅、劉濱城兩位老師帶著他們對機器進行了修理,很快機器便能正常工作,他們僅在購買機器設備上便省下20多萬元。
為了省錢,李東和陳啟俊自己動手裝修廠房,上網學習鋪設電線,甚至學會了氬弧焊。進入冬季,二人也是自己燒鍋爐供暖。記者注意到,他們的手上都有小傷口。『這已經好很多了,最多時我們手上都有20多個小傷口。』李東說。
初戰告捷
產品下線十餘天賺萬元
2009年12月25日,匯眾果茶廠生產的山楂果茶下線,至今已賣出7噸,獲利萬餘元。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雖然累但他們說心裡很高興。『看到山楂、胡蘿卜變成產品,看到產品銷售出去,我們都很有成就感。』
李東在原單位擔任質檢部部長時,曾兼過銷售部的工作,到省內多個城市調研市場,從中學習了一些銷售知識。由於時下的消費者品牌意識較強,所以剛剛創業的二人決定從團購和內銷入手。『正值節日期間,一些單位會為職工搞福利,我們利用這個機會上門推銷產品,得到了原工作單位的大力支持,他們采購了一批我們的產品。在食品學院舉行的食品展銷會上,我們的產品也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賣出了不少。』陳啟俊高興地說。
采訪中,食品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高漢峰表示,李東和陳啟俊是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孵化的第一個創業項目,這個中心也是我省目前唯一一家能讓學生直接參與食品生產、銷售、管理的創業中心。『學生通過參與生產實踐可積極開展創新。』看到學生們走向自主創業,高漢峰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編後語
近年總體就業環境不是很理想,我們一直在鼓勵大學生采取靈活方式自主創業。然而,對於一個剛走出校門的青年學子來說,真正自主創業絕不輕松,他們缺少資金、技術,更缺少市場經驗、社會人脈。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東北農大的兩名畢業生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他們很幸運,得到了學校、老師和原工作單位的幫助。真心希望,社會給予那些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多一些幫助、多一些支持,讓這些有勇氣、有志向的大學生走得更遠、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