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通河縣教育系統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創新特色,注重載體,強化措施,推進了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以特色發展為突破口,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各學校突出校園文化、素質教育、平安校園、綠色學校等校園特色,不斷豐富了學習實踐活動內涵。第一中學突出一個『活』字,堅持『教學內容要活,教學方法要活,信息渠道要活』的原則,在夯實學生知識基礎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四中學突出一個『樂』字,堅持『愉快教育,快樂學習』的辦學理念,傾力打造『藝術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第三中學、祥順中學突出一個『嚴』字,嚴於教書育人、嚴於學以致用,堅持以質量求生存;清河中學突出一個『美』字,內抓教學改革,外抓環境建設,學校文化氛圍濃厚,環境優美;三站中學突出體現了一個『德』字,注重開發校本教材,狠抓孝心教育,讓中華傳統美德根植於師生心裡,此舉得到市電視媒體的報道;祥順中心校突出一個『精』字,提出了『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辦學理念,在管理上關注每一名學生、每一位教師,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濃河中心校突出一個『優』字,進一步調整學校布局,逐步推進集中辦學模式。
以崗位練兵為載體,進一步提高教師素質。堅持邊學習邊實踐的原則,各校紛紛以崗位練兵為載體,大力開展優質課競賽、送教下鄉、名師示范課、觀課議課、案例反思評選等活動,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及專業素質。在黨員教師、名優教師的帶動下,全體教師廣泛參與,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開闊了視野,得到了鍛煉,教學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以規范化管理為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中心,各校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根據各校實際制定學年教育教學質量目標、班級教育教學質量目標、學科組教學質量目標、任課教師教學質量目標等目標管理體系,做到了層層有責任,人人有指標。中小學教師抓教學、抓質量的緊迫感和壓力感進一步增強,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昇。高考成績又創新高,全縣重本入段38人,比去年增加8人,昇學率提高1.7%;普本入段203人,比去年增加70人,昇學率提高9%。中考及格率比上年提高7.5%,小學畢業班水平測試,平均成績提高5個百分點。
以繁榮校園文化為途徑,進一步提高育人水平。各校把德育為首的理念,融於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之中,用教師的身體力行去影響學生,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做事。通過讀書、征文、演講等競賽活動鼓舞學生、感染學生。通過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加校園演出、社區演出、廣場演出,使學生在高雅的情趣中健康成長。從今年9月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教育系統各學校在江畔廣場先後舉辦專場文藝演出11場,為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