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錢幣博物館鑒寶者不斷 六成收藏『古幣』為贗品
2010-01-07 09:54:59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哈爾濱錢幣博物館開館三年來,每月5日、20日都舉辦免費鑒寶活動,前去鑒寶的市民絡繹不絕。經鑒定,六成以上都是假幣,鮮有的『真品』也價值不高。

  『寶貝』僅值1元錢

  5日9時許,記者來到哈爾濱錢幣博物館,幾名參觀者正在觀看陳列的各類錢幣,現場還有專家免費為市民鑒別錢幣真假。10時,一對老夫婦來到互動區,拿出兩張塑封的第一版人民幣請現場專家——成都金牛錢幣研究會副會長黃先生鑒定。『這兩張「錢幣」是由彩色復印機印制的,都是假幣,以當時的印刷水平,真幣印刷沒有這個假幣精致。』黃先生說。

  參觀者越聚越多,紛紛從懷裡拿出藏品請專家鑒別。其中一個人拿出兩枚『北宋銅錢』,黃先生拿著掂了掂,很肯定地告訴藏者是假幣。『這是仿北宋時的淳化元寶所制,至今真品存世僅300枚,真品是金幣。』一位拎著行李的老者從衣服內衣兜掏出七枚銅錢,經鑒定為真幣,但每枚僅值一元錢。

  據介紹,由於個別版的『袁大頭』價值被炒高,一些市民不惜重金收購。曾有一位老人拎了一兜『袁大頭』前來鑒別,他說是從山東、甘肅、雲南等地以100-20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的,總計近300枚。經鑒定,全是贗品。

  自制錢幣圖樣騙人

  據錢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李斌介紹,由於哈爾濱的城市歷史特色,送來鑒定的錢幣以機制幣(機器鑄造的錢幣)居多。開館三年來,他們已免費為市民鑒寶萬餘件,六成以上都是贗品,鮮有的『真品』價值也不高。

  據了解,隨著收藏熱的昇溫,錢幣造假技術隨之提高。近一年來,專家發現贗品中頻頻出現『民間臆造品』,而這些『民間臆造品』多是被重金收藏的。臆造品是民間收藏市場上人為臆造出來混淆視聽、牟取利益的偽造品。讓李斌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男士送來的『黑龍江鑄庫平七錢二分銀模銅鑄幣』。該種錢幣十分珍貴,錢幣博物館內僅有兩行文字記載,沒有樣幣。經鑒定,該男子重金收藏的這枚錢幣是臆造品。

  李斌說,現在的造假者不僅臆造錢幣,更有甚者還編寫書籍偽造出處,制成新的圖樣,然後按假圖樣出售贗品。哈市一企業家就是根據這些經過改良的書籍花幾千萬元購買千餘件『真品』,經鑒定全是贗品。

  專家稱,一般市民收藏古物,都先考慮藏品的經濟價值,極易被利益左右而上當受騙,收藏愛好者應先學習專業知識。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