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訊 大慶市龍鳳區代女士年逾五旬,已經退休在家,但是最近兩年來,她的麻煩事還真不少,她經常奔波於銀行、單位和戶籍部門之間,這讓代女士很是傷腦筋。
1煩惱源於換戶口
據了解,這些麻煩事,都是由於當年的那次換戶口。
代女士家的戶口本在1999年更換新證,在新證上,代女士身份證號碼的最後一位的『2』,被錯寫為『4』,丈夫崔先生的身份證號碼中的『51』,被錯寫成『31』。
但代女士當時也沒仔細看,便將戶口本拿回了家。
2006年2月,在換發第二代身份證時,戶籍部門依照戶口本上顯示的身份證號碼,為代女士和她丈夫辦理了兩張依然錯號的身份證。
2沒有『身份』辦事難
2007年10月,代女士欲購置一套新房,當她去銀行取錢准備交房款時,卻被銀行拒絕,原因是代女士是用第一代身份證辦理存款的,但第二代身份證號碼不對。
這時,代女士纔知道,她和丈夫的身份證及戶口本上的號碼都是錯誤的。
幸好,代女士在家人的幫助下,找到了還沒到期的一代身份證,趕到銀行辦理了相關手續,將錢取出實現了買房的願望。
由於身份證號碼錯誤,取錢時受阻,險些耽誤買房,這件事對代女士觸動很大,代女士隨即向戶籍部門說明情況辦理相關手續,並於2007年12月領取了號碼正確的第二代身份證。
3更改對象太繁雜
代女士和丈夫的工資卡、保險業務等,都是用那兩張號碼錯誤的身份證辦理的,一旦銀行卡遺失、消磁的情況發生,都需要身份證來辦理。
為了不讓身份證資料繼續錯下去,代女士請戶籍部門開具了相關的證明,到銀行注銷了帶有錯誤信息的賬戶,辦理了新的賬戶,還向單位的相關部門,申請更改了相關的信息。
不僅如此,代女士擔心自己和丈夫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證件號碼都是錯誤的,既怕自身利益受損,也怕無法享受到相關政策。
代女士無奈地說,這幾個數字雖小,但是給她和家人帶來的麻煩卻很大,她希望相關部門在工作中能再認真負責一點,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