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從2007年的42.6%,到2009年三季度的49.5%,哈爾濱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佔全省比重提高了6.9個百分點。從2007年的49.6%,到2009年前三季度的50.7%,哈市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遠高於全省2009年達43.9%的預期。哈市非公經濟緣何突飛猛進?近年來,哈市大力實施四項重點工程,全力推動非公經濟發展,促使非公經濟成為哈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總量擴張工程。重點扶持已引進的立市大項目,協調落實新建項目使用土地、建設等手續,確保新建項目順利建設運營、如期達產達效。加快扶持壯大骨乾企業集群,選擇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吸納勞動力能力突出的企業,建立100戶重點骨乾企業發展臺賬和統計跟蹤體系,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實施小企業重點培育計劃,撥付百餘萬元資金扶持5個工業園區和5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
載體培育工程。對中小企業園區,尤其是縣(市)級的園區進行提昇和整合,對初具產業集群雛形的園區積極篩選上報,爭取列入國家產業集群循環經濟試點,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形成以規模骨乾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合作的產業體系。重點扶持高新技術、煤化工、亞麻和食品深加工等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產業集群經濟規模。
市場化、開放型帶動工程。注重發揮政策性擔保機構作用,將擔保最高限額由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2009年前三季度,哈市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辦理貸款擔保業務2000多筆,貸款擔保額近30億元。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瞄准國際上同行業最高端技術的發展變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力爭骨乾企業的關鍵技術和裝備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
環境保障工程。為克服金融危機影響,哈市決定從2008年至2010年,每年拿出2500萬元,設立工業企業貸款擔保備付資金,為非公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哈市還將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1000萬元增加到2000萬元,對列入國家重點計劃的項目一次性給予50~2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並大幅減免企業收費41項,減輕企業負擔5000多萬元。
據統計,2007年哈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209.7億元,佔全市GDP總量的49.6%,上繳稅金127.3億元,佔全市稅收的61.3%。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123億元,佔全市GDP總量的50.7%,比2007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實際完成稅收收入153.8億元,非公經濟增加值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58.7%,拉動全市經濟增長6.5個百分點,成為哈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從全省情況看,2007年,全省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2841.8億元,哈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佔全省的42.6%。2009年三季度,全省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2270.2億元,哈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佔全省的49.5%,比2007年提高了6.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