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0日訊 最近,在新年聚會上,朋友都在追問艷萍和她相愛多年的男友何時辦喜事時,艷萍滿臉幸福地說:『我們已經結婚兩個月了。』看著朋友驚訝的表情,艷萍說:『誰說結婚一定要請客吃飯,這是新潮的結婚模式———裸婚。』
高房價、高職業競爭力、高生存成本已讓年輕人難堪其重,相互攀比的社會風氣成為『結婚難』的『誘因』
『80後』『裸婚族』摒棄傳統觀念:我們要裸婚
沒有房子、沒有汽車、沒有婚禮、沒有蜜月旅行,沒有結婚鑽戒,只有雙方家長的見證和法律上承認的一紙婚約……現實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裸婚族』的行列中。
在哈爾濱工作的小丹已經裸婚4年,現在還在和老公租房過日子。小丹說:『如果等到有房有車再結婚,我們也許過了而立之年。』4年前,她認識男友劉立,兩人情投意合,當關系發展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婚房成了頭等難題。劉立算了一筆賬,買房子要20萬、裝修要5萬、婚禮籌備要1萬、短途蜜月旅行得6000,結婚最少得27萬,這對家在農村、靠種地糊口的劉立父母來說是個天文數字,劉立和小丹商量,先登記結婚,等以後兩人經濟條件好了,再買房子。由於長期漂泊在外,小丹真的想有個家了,她同意了。兩人花9元錢到民政局領了結婚證,劉立租的房子成了兩人的婚房。結婚4年,兩人因為生活瑣事發生過幾次爭吵,也因為居無定所面紅耳赤,但吵過鬧過之後兩人一笑了之。小丹說,她看重的是人品不是錢,有房子就沒有爭執了嗎?有錢就一定幸福嗎?現在他們算計著過日子,齊心合力攢房子,這纔叫同甘苦共患難。
如今,像小丹這樣的『裸婚族』已屢見不鮮,高房價、高職業競爭力、高生存成本已讓年輕人難堪其重,相互攀比的社會風氣成為『結婚難』的『誘因』,正因如此,很多『80後』的『裸婚族』摒棄傳統觀念,用自己的努力與打拼換來幸福生活。
男人:裸婚讓我們適當地緩解壓力。女人:衣食住行、生育、子女教育等現實問題讓我們不看好裸婚
網絡調查:80%的男性贊成70%的女性反對
據網上調查統計,80%的男性贊成裸婚,而70%的女性覺得裸婚絕對不可行。究其原因,在結婚之前,男人更關注壓力,而女人則更關注未來。男人認為,裸婚可以讓他們適當地緩解壓力,而女人更多地考慮衣食住行、生育乃至子女教育等現實問題,所以她們對裸婚並不看好。
網友冰洋表示,裸婚本該是年輕人正常的生活狀態,結婚就意味婚紗、典禮、房子、車子,這是整個社會對幸福生活的病態理解。充裕的物質生活並不代表幸福,就像《蝸居》一樣,誰會說海藻是不幸福的?難道沒房沒車就沒有擁有婚姻的權利嗎?對於婚姻來說,相互之間的理解、慰藉,信任和支持纔是最重要的,幸福的關鍵不在於是否裸婚,而在於婚後兩人是否能同舟共濟,共同奮斗和堅持。
網友塵塵對裸婚的可靠性有些懷疑,也許9元錢可以證明愛情,但誰可以保證這9元錢的愛情堅不可摧?有時候挺羡慕那些『裸婚族』的決心和勇氣,但是如果讓自己真的像他們一樣,卻邁不過那道坎兒。
網友熊貓直言:『裸婚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當殘酷的現實與美好的願望產生碰撞,幸福還會有嗎?仔細算算,柴米油鹽、水費、電費、衣服鞋帽、應酬請客,生活會讓你焦頭爛額,最起碼也要有個房子吧,難道老婆懷孕了還要挺著大肚子去找房子,一張薄薄的結婚證承受不住金錢時代現實生活的種種壓力。』
現實的無奈和對傳統觀念的突破,『裸婚』代表著現代年輕人的獨立與責任感
專家坦言:實用現實主義值得提倡
在國內最大的某婚戀網站上,每天有近千名會員通過網絡找到意中人,並開始考慮婚嫁。該網站負責人龔女士認為,網絡成就的姻緣中也存在一些裸婚現象。一方面,這是年輕人面對現實生活壓力做出的略顯無奈的選擇;另一方面,這也代表著『80後』新一代獨立、有自我主見的婚戀觀與生活方式,代表著一種進步。
經濟條件有限,生活壓力較大是不少年輕人選擇裸婚的直接原因。龔女士說,拍婚紗照、買婚戒、辦婚宴、再加上蜜月旅行,一場婚結下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都是筆不小的開銷。這對於剛工作不久,又不願意過多依賴父母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同時,房價高、就業難、生活成本大也使得年輕人花錢更加謹慎。選擇裸婚,有一點迫於無奈,與其攢錢結婚,他們更願意先結婚然後再共同奮斗。
除了無奈之外,裸婚更是『80後』新一代青年對傳統觀念的突破,代表著現代年輕人的獨立與責任感。龔女士說:『從中國封建傳統的婚姻包辦,到近代青年的自由戀愛,再到如今年輕人自主婚姻,物質上不依靠父母,這證明社會在進步。』傳統觀念認為,父母應該為孩子操辦婚姻,而在高房價、高生活成本現狀下,許多中國家庭甚至是集三代之積蓄,為孩子張羅買房結婚。而如今,『80後』主動承擔起這份擔子,不依賴父母家庭,其實是更加獨立、有責任感的一代,因此裸婚是一種實用現實主義的態度,和以往的奢侈相比,這種現實主義的婚姻態度、結婚形式都是比較值得提倡的。
當然,盡管時代進步,結婚的形式在變,但幸福婚姻的基本秘訣始終沒變,婚姻生活中情感和物質都不能少。婚姻的形式可以不重要,但長期婚姻生活中男女雙方需要一起努力,步調一致共同向前,這樣纔能保持婚姻常鮮,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收獲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