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構想,『北躍』中以水定城規劃的『北國水城』,讓『兩會』代表和委員們倍感興奮,成為他們關注的熱點———大手筆定位必將為哈爾濱市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北國水城』將呈現怎樣的水色城光?生態保護、防洪排澇等市民最關心的話題如何解決?老百姓未來生活又有啥不一樣?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負責『北國水城』項目的權威專家。
水塑新城骨架———『以水定城』國內首創
『北國水城』,是指國內城市規劃建設中首次提出『以水定城』的理念。而『以水定城』,即是把水當作新城的骨架。
市水務局局長趙登峰告訴記者,國內很多城市都在圍繞水作文章,一座親水的新城,在生態、景觀、產業、經濟上都潛力無限。流經哈爾濱段的松花江,是國內不多見的平原性河流,它為規劃建設『北國水城』提供了天然優勢。
河湖水面率,是衡量水城生態指標的重要比率。專家介紹,『北國水城』的水面率將達12%。根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上海、廣州和杭州等國內傳統水鄉城市的水面率則分別為9%、8.4%和11%。萬頃濕地是『北國水城』區別於江南水鄉的突出特色,松北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松花江哈爾濱段江北,總面積為11000公頃,呼蘭河口濕地也正處於恢復建設中,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濕地。
居民享生態之美———呼蘭河納入城市水系
55歲的明繼學是松北區松北鎮的居民,按照水城規劃,他的家不久就要成為『松北湖城』。明繼學高興地說,3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涼,現在要變成水鄉湖城了,簡直像做夢一樣。
據介紹,『北國水城』水系包括『二縱、四橫、十八湖』。『二縱、四橫、十八湖』交錯縱橫,互為連通,形成一個引水松花江北上,流入呼蘭河,再由呼蘭河流入松花江大的水系、水網建設工程。呼蘭河首次被納入城市水系,為水城提供了承泄的功能。
專家透露,『北國水城』的水是一個流動的水系,而十八湖流動的湖水及沿岸風光,更是整個『北國水城』最美的地方。十八湖在原有的湖泊泡沼基礎上開挖,從松花江引水後,湖與二縱、四橫相連,通過泵站等一系列調節功能,保證湖水具有可調的流動性,讓水城之水更環保、更安全。
『路隨水走』———親水住宅從低到高
專家介紹,在水為骨架的基礎上,『北國水城』設計『路隨水走』的新理念。為了避免江南建設中時常出現的『馬路拉鏈』現象,地下將建一套『廊道系統』,將排水、通信等工程全部下到地下廊道中。『北國水城』在沿水景觀設計上,將科學分出層次。藍色為水系,綠色為沿河綠化帶,灰色則為過渡帶。過渡帶只能建低層住宅,向外由低到高排列,使更多居民能享受濱水居住的情趣。
記者從松北區了解到,該區近期將強力推進濱江景觀大道建設,打造橫向濱水景觀長廊;加快松北大道景觀帶建設,構建松北縱向景觀長廊;推進前進內河水系建設,加快北國水城重要景觀節點打造進程。
獨有生態園林村———『都市農場』羡煞城市人
規劃選址在對青鎮的生態園林村,將完全打破城市與農村的界限。這裡的都市農民,將以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為生存方式,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以村屯為主的自然原生型景觀功能區,還將結合『生態村』理念和當地的特殊條件,建成農家樂、綠色食品、度假避暑為特色的城中村。生態園林村也是『都市農場』,生活在大都市裡的居民,可以帶著老人、孩子到這裡過周末。『城中有村,村中有城』,讓生態園林村獨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