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不足一月已接待中外游客45萬人次
2010-01-19 11:29:07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9日訊 很多時候,優勢與劣勢都是相對的。

  地處中國版圖最北端的大都市,冬季時間漫長,這一度成為哈爾濱發展的『短板』;然而,大自然因此也送給冰城一季充滿浪漫色彩的童話———漫天飛舞的雪和晶瑩剔透的冰在哈爾濱人手中,正在變成豐富的資源。

  1月17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游客紀錄再次被刷新:從去年12月24日試開園開始,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45萬人次。其中僅冰雪節前3天接待游客人數就有約8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當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匯聚冰雪大世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五洲電視臺每天在黃金時間面向全美50個州播放30分鍾冰雪大世界的冰情雪韻風光片———『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在成為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品牌,被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認同。

  10年時間,政府從臺前退居幕後,從主辦者、參與建設、引導者轉變為服務者。一系列的市場化運作,使冰雪大世界從一個簡單的傳統冰雪觀賞地躍昇為一個國際化的冰雪文化主題公園。

  一個咖啡廳引發的冰雪娛樂革命

  原本只從事賓館及食品等相關業務的馬迭爾集團與冰雪似乎並不搭界,而在首屆冰雪大世界租賃經營的一個咖啡廳卻讓馬迭爾集團得到了一次『探路』的機會。提起參與首屆冰雪大世界的情景,馬迭爾集團董事長劉瑞強記憶猶新。1999年末,馬迭爾集團在冰雪大世界園區內租賃了一個營業面積為120平方米的咖啡廳,為游客提供咖啡等熱飲。當年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40萬人次,這個小小的咖啡廳每天游客絡繹不絕。劉瑞強意識到:『冰雪娛樂文化是一場革命,這個市場的潛力太大了!』

  放眼全國,濰坊國際風箏會進行了市場化的成功運作,高交會進行市場化探索也有成功的例子可尋,在哈爾濱曾有私企買斷冰雪節街路廣告經營權的舉動,這些都是文化市場化運作的成功嘗試。

  第二屆冰雪大世界,馬迭爾集團投入1000萬元參與經營管理,根本改變了政府投資運作的局面。第三屆獨立投資3500萬元負責經營管理。到第四屆冰雪大世界開園時,冰雪大世界完成了由政府主導向市場化運作的華麗轉身,馬迭爾集團獨自挑起了冰雪大世界的大旗,完全實現了市場化運作,真正實現了『讓政府靠後,讓真正的經營者靠前,為需求者服務』。一位專家感慨地說,原來的冰雪大世界由政府抱著,累了政府,而企業或冷眼旁觀或積極性不高,因為政府辦冰雪大世界,產權不明確,企業無利益,效益自然不明顯。如今,政府將冰雪大世界推向市場,接受市場的錘煉,政府可以做大冰雪文章,讓城市借助這篇好文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為冰雪大世界嵌入文化之魂

  沒有冰雪文化,就難有今天的冰雪產業。

  接手冰雪大世界後,馬迭爾集團並沒有急功近利,而是放水養魚。如何讓冰雪大世界更具特色、更有人氣?作為承辦方,該集團一直在各方面不斷地創新尋求突破,創造每一屆冰雪盛會的奇跡。

  作為哈爾濱冰雪文化產業的重要鏈條之一,冰雪大世界將豐富的旅游資源與冰雪藝術、民俗文化、體育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資源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冰雪文化是冰雪大世界的靈魂』,劉瑞強對記者說,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在冰雪景觀的創意和體量上每年都有創新和新的文化內涵。如第三屆的世紀壇、第四屆的雪花塔、第五屆的三峽大壩、第六屆的冰塔、第七屆的紅塔鍾樓,都創歷屆紀錄。今年,園區總佔地面積比去年增加近1倍,達60萬平方米,整個園區用冰量16萬立方米,用雪量12萬立方米。其中,夢幻之門、冰雪大舞臺、夢幻城堡、秦朝大殿、心心相印迷宮等5處冰雪景觀創冰雪藝術之最。本屆冰雪大世界投入2000多萬元引進了先進的LED燈光光源,冰景中LED燈的覆蓋率達到90%,節電達70%以上。

  市場化意味著自己找飯吃。對馬迭爾集團而言,突破融資瓶頸是首要問題。歷屆冰雪大世界的運營成本都較高,每年的資金都達三四千萬元,作為獨立承辦的馬迭爾集團而言,在積極籌措資金的同時,也一直在探索著融資新途徑。2007年,第八屆冰雪大世界成功引進韓國投資,導入國際化的冰雪旅游項目戰略管理模式,提昇了哈爾濱冰雪藝術國際品牌的影響力,為加大國外資本的引入積累了經驗。

  厚積纔能薄發。冰雪大世界的『文化之旅』也得到了各方認可:2004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2006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在澳門獲得由世界華商協會授予的文化藝術特殊貢獻獎。與此同時,其市場化之路也越走越寬,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創新探索,到第九屆冰雪大世界時,馬迭爾集團首次扭虧為盈。

  將大世界園區打造成四季樂園

  冰雪大世界正在成為哈爾濱冬季的一個符號,它承載了更多關於冰城的向往。2007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來冰雪大世界『潛伏』了20天,從冰景制作到雪雕雕刻,極為詳細地拍攝了冰雪大世界相關冰雪景觀制作的全過程,那部名為《冰雪拉斯維加斯》的片子,賣到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冰雪大世界為載體的冰城哈爾濱得到了更多海內外人士的關注。

  對於馬迭爾集團而言,承辦冰雪大世界最大的收獲莫過於知名度的迅速提昇。10年間,馬迭爾集團從最初的賓館、食品業拓展成為一個集會展、娛樂、旅游於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劉瑞強感慨地說,是『冰雪大世界』拓寬了馬迭爾集團的視野,也讓馬迭爾集團有了更高的經營目標。

  如今的冰雪大世界,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冰雪游樂場,而是融入了更多娛樂、體育等時尚元素。今年,冰雪大世界就匯集了攀冰、冰上碰碰車、雪地足球等各種冰雪競技項目和世界頂級舞蹈團隊紅磨坊帶來的別具特色的冰上音樂劇。球幕電影、世界最大的冰舞臺、央視《城市之間》欄目在冰雪大世界設立的拍攝基地……劉瑞強說,要想讓冰雪大世界更有生命力,必須增加其文化含金量,而文化與體育的結合極大地豐富了冰雪大世界的內涵。

  發展文化產業,要找准自己的特點,纔能做出特色,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馬迭爾集團將把冰雪大世界園區打造成一個四季樂園。』劉瑞強透露,馬迭爾集團還將考慮在這裡建設五星級賓館,將冰雪大世界園區做成一個大MALL,利用高科技等相關手段,讓這裡變成一個夏季也可以觀冰賞雪甚至滑雪、冬季可以享受冰城獨特文化娛樂體驗的四季樂園。

  將冰雪大世界放在哈爾濱冰雪文化產業發展的鏈條上審視與反思,可以看出,哈爾濱冰雪文化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區位優勢,冰雪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既需要企業站在已有的高度上繼續開拓創新,逐步提高和完善冰雪旅游配套設施,提高冰雪旅游產品檔次和冰雪旅游服務質量,同時,仍離不開政府積極開發和培育高質量、具有特色的冰雪文化產業集群,促進哈爾濱冰雪文化集群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昇。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