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新未來——百所希望小學援建行動』惠及農村兒童。本網資料圖片 |
搭建就業創業培訓見習基地平臺服務青年就業創業。本網資料圖片 |
東北網1月19日訊 (記者 印蕾)為積極抓好學習實踐活動的整改落實工作,團省委堅持做到機構不撤、人員不變,通過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建立制度保障落實,明確責任帶動落實,積極為青少年群體辦實事解難事,切實把學習實踐活動的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服務弱勢青少年群體,為青少年發展辦實事
針對我省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團省委啟動實施了『新希望·新未來——百所希望小學援建行動』,將希望小學援建標准由原來每所20萬元提高到40萬元,並確定到2010年前籌資4000萬元援建100所統一設計、統一風格、統一配置,具備較高標准的新希望小學的工作目標。通過赴企業洽談協商、給企業家發送勸捐信、聯系媒體投放公益廣告進行廣泛宣傳等方式,拓寬籌資渠道,加大籌資力度。截至目前,已募集捐款4135萬元,可援建希望小學101所,目前已竣工62所。在希望小學建設過程中,還積極與教育部門溝通,根據鄉(鎮)長遠規劃和教育總體布局,對援建的希望小學進行科學規劃。同時,嚴格工程管理,在社會上招募了希望工程義務監督員,對希望小學的建設和管理進行全程監督,確保每所希望小學都達到建設標准。
組織開展『共青團牽手扶貧幫困工程統一行動日』,發動團內團外力量,突出進城務工青年、留守兒童、家庭貧困大學生、災區學生等幾個重點群體,與他們結成幫扶對子,開展各類扶貧助困送溫暖活動。同時,組織動員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以志願服務的形式,力所能及地幫扶孤寡老人、殘疾人、經濟困難家庭等社會弱勢群體,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今年,共新結幫扶對子5000對,對弱勢青年群體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近200萬元。
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為青年成長成纔解難題
為積極應對國內經濟形勢對我省青年就業創業帶來的衝擊,團省委堅持把服務青年就業創業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為青年群體辦實事解難事的工作重點,發揮自身組織的動員優勢,進一步整合社會力量,全面加以深化和推進。
通過借助省青聯和省青年商會平臺、向青年企業家募集資金充實基金,向省內中省直大中型企業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公開募集和其它合法捐助等方式,全力籌建青年就業創業基金,用於開展青年就業創業培訓、直接扶持青年創業、為青年創業貸款提供擔保、為青年創業貸款貼息等。以青年見習基地為抓手和突破口,延伸和擴大各類陣地建設,最大限度地為青年提供就業創業見習崗位,為青年提供就業創業的廣闊舞臺。截至目前,已建立國家級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114個,省級、市級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423個,為青年提供見習崗位7000餘個。大力開展青年職業技能培訓,2009年,全省各級團組織培訓農村青年3.36萬人次;依托青年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培訓青年2700餘人;開展計算機、焊接、機械維修等20多個專業技能培訓195場,培訓青年1.5萬餘人次。全面開展青年就業創業信息和政策資金服務。與勞動、教育、人事部門聯合,通過設立宣傳板、發放宣傳單、舉辦就業大集、開展大學生一卡通、青年企業家進校園等活動,及時發布各類用工信息。積極與省銀監局、銀行等部門溝通協調,在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條件下,簡化貸款流程和手續,放寬、創新擔保方式,以支持青年創業發展。截至目前,已為4254名農村創業青年發放小額貸款8354.5萬元,為城市創業青年及大學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達8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