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訊 家住道外區的七旬老人孫某,本想不花錢參加一次免費體檢義診,卻在義診中被『忽悠』去了3000多元錢。
前不久,70多歲的孫某看到自家單元門上貼著為55歲以上老人義診的通知,便帶著身份證,按通知地址參加義診。孫某和一些老人隨後被車拉到某賓館的會議室,會議室內的工作人員不斷向其介紹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非常有效的藥品,並承諾,購買此藥可得到跟蹤檢查等各種服務,無效退款。
在一群工作人員的勸說下,孫某買了3000多元的藥物。回家後,其兒女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根本查不到老人買的藥品。家人再到老人買藥的賓館,賣藥者早已離去。
孫某的兒女帶著該藥到哈醫大一院詢問,醫生指出,該種藥物成分和副作用都不明確,不主張老人服用。老人省吃儉用攢下的3000多元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調查老人最容易『被義診』義診是虛、意在賣藥
市人大代表陳利銘曾在哈爾濱市幾個居民小區就義診問題進行調查。他發現,和孫某有相同經歷的老人為數不少。在其走訪的老人中,有近半經常出門的老人曾被拉去參加各種宣傳活動及免費體檢、義診等。而這些免費體檢、義診多是些藥品、保健品經銷者的幌子,其主要目的是賣藥。很多老人在義診中被游說購買了醫療器械或藥品。
陳利銘在調查中發現,義診賣藥者有一些常用招數:一是以免費義診引人上鉤,一些組織到社區、公園等處開展『免費檢測』,如免費為老人測量血壓等,一檢查,就說是血壓增高,用虛高的檢測結果嚇唬老人,進而推銷產品。二是只對老年人出招,一些以賣藥為目的的義診人員雖然到處宣傳是為廣大居民健康組織的義診,但卻不願為中青年人甚至有家人陪伴的老人『服務』,因為中青年人不會輕易被『忽悠』,老年人卻很容易被游說買藥。三是利用號稱是高科技的檢驗產品進行義診,其賣的產品也被冠以『納米』、『磁療』等概念,並多稱產品為經國際認證或是國外進口的高科技產品。
觀點義診賣藥四宗『罪』上當老人傷心傷身
借義診之名賣藥,不僅賺取了老人大量金錢,還給老人身體、心理帶來負擔,有的甚至造成家庭矛盾。陳利銘代表向記者細數了義診賣藥的多宗『罪』:
一宗『罪』:賺取老人『救命錢』。為積攢有病時的『救命錢』,許多老人平時吃穿不捨得花錢,一點一點攢下的幾千甚至數萬元錢,可能被義診賣藥的一次就『忽悠』走了。老人巨資買回的往往是不能治病救命的保健品,到真的需要治療時,『救命錢』卻沒了。
二宗『罪』:沒病說有病,造成老人心理負擔。許多老人本身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癥。但義診者為賣藥,為老人量一次血壓就說有高血壓、糖尿病,隨之就向其推銷相關藥物。沒病的老人稀裡糊涂被『確診』,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吃不好、睡不著,影響了身體健康。
三宗『罪』:貽誤正常治療。被拉去參加義診的老人大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衰弱等慢性疾病。本來通過長期服藥、調理飲食等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因聽信義診賣藥人的話,購買了『療效顯著』的藥品。回家服用後就停止正常治療,因此造成病情加重,有的甚至丟了性命。
四宗『罪』:引發家庭矛盾。許多老人『被義診』買藥回家後,子女或配偶發現其上當受騙,要求其退貨或埋怨老人。由於老人已被『洗腦』,往往固執己見,由此造成家庭矛盾。
建議加大宣傳讓老人免上當快立法嚴監管規范義診
借義診之名向老人推銷藥品、保健品等屢屢給老人造成傷害。陳利銘代表建議,相關部門應一方面加強健康教育宣傳,使老人不輕易上當;一方面加強監管並出臺相關法規,對義診進行規范,嚴禁其賣藥。
加大健康教育普及知識
陳利銘認為許多老人容易被義診賣藥者引導購藥,是因為缺乏健康常識。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尚無法通過藥物徹底根治,但很多老人不具備此類常識,輕易相信某種藥物甚至保健品可根治高血壓等疾病,因而購買。另外,藥物比保健品經過更為嚴格的實驗和國家審批纔能出售,而義診售藥者往往有意混淆兩者,引導老人購買不具治療功效的保健品。
代表認為,衛生部門應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尤其加強社區的健康教育工作,並通過社區途徑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加強社區服務機構與老人的聯系,幫助老人掌握基本健康常識和用藥知識。
加強義診監督嚴管嚴罰
義診是指由醫療機構義務向老百姓提供醫療、預防、保健等諮詢服務的非商業性社會公益活動。如果義診成為幌子,被用來非法行醫,變相推銷藥品、保健品和醫療器械,其危害無窮。陳利銘認為有關衛生和藥監部門應加大對義診的監督管理。
許多賣藥者根本沒有行醫資格,穿上白服冒充醫生,給老人量血壓、測血糖,屬非法行醫。有關部門應對此進行取締並進行懲處。另外,應嚴禁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機構向非法義診者出借、出租義診賣藥場所,以免賣藥者打著社區旗號售藥。
加快立法規范義診
陳利銘在調查中了解到,其他省市已出臺相關規定,對義診的報批程序、義診舉辦者資格等進行了嚴格規定。如河南省已實行義診備案制度,要求參加義診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必須持有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就是說,藥品企業和個人不得開展各種名目的義診。同時,該規定還明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義診活動,如果沒有明確的主題,或者沒有積極意義,將被禁止。哈爾濱市應予以借鑒,並盡快制定相關規定,嚴禁隨便舉辦義診和搭車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