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中國近半數產婦選擇剖腹產,剖腹產率高居全球第一。記者從我市各大醫院婦產科走訪發現,目前,牡丹江市剖腹產率接近70%,其中半數多產婦完全符合自然生產條件。
越來越多的產婦要求『剖腹產』
『很多產婦都要求「剖腹產」。』市婦女兒童醫院產科主任曲忠介紹,她所在的醫院每年出生3000餘名嬰兒,雖然只有20—30%的產婦出現了剖腹產指征,應該實施剖腹產手術,但實際情況是,住院的近7成產婦選擇了『剖腹產』。
曲忠說,剖腹產手術是解救母嬰於危難的一種技術手段,最初只對骨盆明顯狹小、胎位異常或高齡初產婦等特殊群體應用。可如今在她所在的醫院,越來越多的產婦即使符合自然產條件,也主動要求醫生實施剖腹產手術,『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在選擇剖腹產的產婦中,只有一半是必須實施的。』
采訪中,市先鋒醫院、市紅旗醫院、市二院一分院等醫院產科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到這些醫院分娩的產婦也大多選擇剖腹產,一些產婦甚至與醫生們商量,將自己寶寶的出生時間限定在何日何時。市先鋒醫院婦產科的一位趙姓主任介紹說,2008年奧運會開幕當天,該醫院就接到了不少產婦的剖腹產預定。市慶興社區的一位計生乾部也說,2009年,她所在社區共辦理了42名新生兒登記,問及新生兒生產方式時,近9成父母親回答是剖腹產。
怕疼是產婦選擇剖腹產的原因之一
相對於自然分娩,剖腹產對胎兒和產婦都沒好處,為啥越來越多產婦選擇剖腹產?
曲忠介紹,相對於自然分娩,剖腹產的兒童由於未經產道擠壓,其免疫力較差,患感覺統合失調癥、小兒多動癥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且剖腹產對產婦子宮、二次妊娠安全性等都有一定影響。
『產婦忍耐力差是剖腹產興盛的一個原因。』幾家醫院產科醫生相繼表示,現在進入育齡期的產婦大多為80後,她們怕疼,忍耐能力比較差。『有的產婦已做了自然生的准備,但由於忍受不了臨產時的疼痛,選擇了剖腹產。』趙主任介紹,近三分之一的產婦是在分娩前十幾個小時決定剖腹產的。而不願承擔自然產的風險也是『剖腹潮』形成的又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