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2010年伊始,哈爾濱為自己創造了一次機遇。
『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城市未來發展戰略總綱,讓百年間依水而生的哈爾濱人開始邁進『松花江時代』;以建設工業大城、科技新城、北國水城、文化名城、商貿都城為發展定位的思路,讓哈爾濱人站在了構建大哈爾濱發展格局的新起點。
細讀報告,作為普通市民,隨著新詞新句的迭出尋找著自己的興奮點;作為這座城市的守望者,是將更多的理性思考融入其中……
A.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以上;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左右;市屬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增長10%;國內經濟合作資金實際到位額增長3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5%;水、氣主要污染物在2005年基礎上累計分別削減16%和11%。
B.松花江時代即將到來
報告實錄
開發保護松花江———『一江居中、兩岸繁榮』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戰略總綱,在松花江沿岸打造原生態的『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推動哈爾濱發展空間向松花江兩翼更廣闊領域展開,構建大哈爾濱的發展格局。
專家解讀
以江為綱,秉承『以水定城』的新理念,整合利用大流域、大濕地、大灘島資源,做好做足做大水的文章,保護、開發、建設松花江生態文明,進一步凸顯哈爾濱濱江臨水的北國特色,使城市在水的環繞映襯下,更加有品位、有韻味、有格調、有魅力。
C.五座『新城』橕起全新哈爾濱
北國水城
報告實錄
圍繞打造『兩縱、四橫、十八湖』北國水城水系目標,實施江北渠系開挖和提水泵站工程建設,水系建設骨乾工程完成30%,同步實施超級堤防和沿江景觀建設。突出文化、娛樂、體育休閑和冰雪文化功能定位,啟動太陽島核心地帶建設。
目標解讀
在國內城市規劃建設中首次提出『以水定城』的理念,以松花江沿岸產業帶開發、呼蘭河、肇蘭新河綜合治理為重點,綜合實施河道生態整治。
工業大城
報告實錄
高起點、高標准搞好哈南工業新城規劃設計。依托平房和開發區現有工業基礎,優化整合園區資源,完善功能配套,吸引優勢企業和各種要素資源向園區集聚。
目標解讀
今年哈爾濱市將啟動哈南工業新城20.4平方公裡起步區建設。
科技新城
報告實錄
推進省市科技創新城建設,起步區今年開工達到50%以上,完成創新園起步區6.9平方公裡和產業園起步區2.6平方公裡基礎設施建設,兩園項目建設用地達到150萬平方米。
目標解讀
科技新城總規劃面積130平方公裡,由科技創新園和科技產業園『兩園』組成。其中,科技創新園位於王萬鐵路線以東、三環路以西、三環路延伸線以南、松花江北岸堤防以北圍合區域,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裡;科技產業園位於肇東界以東、四環路以西、濱洲鐵路線以南、三環路延伸線以北圍合區域,規劃面積110平方公裡。
文化名城
報告實錄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和群眾性文化事業。推進博物館、藝術館、音樂廳等文化設施及群力文化產業示范區建設。
目標解讀
將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打造成全國文化活動精品和國際性音樂節。到2011年全市社區圖書館達到50個至60個,各級各類博物館總數達到90座。
商貿都城
報告實錄
發展壯大商貿流通業。進一步調整優化商業網點布局,加快都市商圈提檔昇級和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增強商貿業的集中度和輻射力。
目標解讀
哈爾濱市將加大老城區改造力度,全面昇級老城區商業化建設。圍繞科技創新城、工業新城、老城改造、產業園區建設,謀劃一批產業和區域開發項目,推廣商業地產、集群式招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