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題:哈爾濱市《政府工作報告》解讀(三) 傾情城市打造活力家園
新視角
大哈爾濱
【報告提煉】加快構建大哈爾濱格局。
【延伸閱讀】以松花江為紐帶和中軸線,大手筆規劃哈爾濱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推動城市發展空間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縣域延伸,塑造『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縱貫城市中央,松花江南岸歐陸風情與北岸現代特色北國水城相得益彰,科技創新城、工業新城拔地而起的現代大都市形象。
低碳經濟
【報告提煉】以節能減排為重點,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培育低碳產業,倡導低碳生活,探索開展炭交易、編制碳預算、追蹤碳足跡。推進節能減排,著力抓好哈三電廠60萬噸機組脫硫等8個減排項目,啟動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試點工作,加快建設龍能燃氣公司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等10個項目,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5%以上。推進5個循環經濟示范項目、2個示范園區建設。
品牌戰略
【報告提煉】實施品牌戰略。
【延伸閱讀】引導省級品牌向中國名牌、國家級馳名商標提昇,引導擁有國家級自主品牌的企業向國際高端市場拓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打造四鎮
【報告提煉】打造一批輻射能力強、各具特色的工業強鎮、商貿大鎮、旅游名鎮、文化古鎮。
【延伸閱讀】重點支持40個縣城和中心鎮道路、給排水、垃圾處理等配套工程和新型農民居住社區建設,改造泥草房4萬戶、300萬平方米。強化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實施工程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7個,10縣(市)全部達到生態示范區標准。
新動作
提昇市民素質
【行動】實施提昇市民素質3年培訓計劃
【解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牽動,帶動城市建設。深化創建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和軍警民共建共育活動,加強『文明創建合作區』建設。
提速大項目建設
【行動】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
【解讀】抓好哈飛純電動轎車、小型燃氣輪機、超高壓電力變壓器等一批大項目建設,完成工業投資68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00億元。
開發特色旅游
【行動】激活旅游市場
【解讀】發展壯大旅游業。制定旅游業發展戰略性規劃,推出一批更具吸引力的特色景點景區和特色旅游線路。
助力民間資本
【行動】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多領域
【解讀】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文禁止的領域都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最大限度地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
扶持中小企業
【行動】大力實施中小企業創業成長工程
【解讀】強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性信用擔保等作用,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確保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明顯高於全市平均發展水平。
拉動創業指數
【行動】推進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建設
【解讀】全市創業活動指數達20%,帶動就業比例達1:6,新增創業企業1.5萬戶、個體工商戶3萬戶,新增企業存續1年以上的比例達到70%。
三溝清水常流
【行動】實施『三溝』清水水源工程
【解讀】治理松花江水污染,綜合整治何家溝、信義溝和馬家溝郊區段,確保松花江乾流出境水質達到三類,全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50萬噸/日,實現市區污水集中收集和處理。
謀劃縣域經濟
【行動】實施『強縣』戰略
【解讀】科學謀劃縣域經濟實現新突破的新思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縣域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形成強縣率先突破、中等縣迅速崛起、弱縣加速追趕的新局面,盡快使更多縣(市)進入全省、全國強縣行列。
發展現代金融
【行動】發展壯大現代金融業
【解讀】推進哈爾濱銀行等金融機構增資擴股、擴大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再融資,與天津股權交易所合作籌建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深化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力爭達到60家以上。
新城區
跨江發展
【行動】加快跨江交通設施建設。松浦大橋建成通車,三環西橋確保進度,啟動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寬工程,配合鐵路部門完成新濱洲橋拆遷征地、濱北公鐵兩用橋啟動建設,為跨江發展創造先決條件。
群力新區
【行動】加快群力和哈西新區開發。群力新區重點推進顧鄉堤改線友誼路延伸和濱江景觀路建設,完成齒輪路以東區域道路和群力濕地公園等5大公園建設。
哈西新區
【行動】哈西新區重點啟動西客站兩個站前廣場、長途客運總站、公交換乘中心、7條區域道路和5座橋梁建設。
新路網
地鐵:推進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完成15座車站主體和5個區間隧道建設,啟動地鐵至哈西客站聯絡線工程和地鐵環線前期工作。
斷頭路:打通長江路、保健路、鐵路街等10條斷頭路、卡脖路,調整完善地下管網。
三環路:啟動三環路江南段工程,建設機場迎賓路、學府路2座互通式立交橋和群力高架橋,改造老機場路等5條城市出口道路。
交通結點:對省政府廣場、霽虹橋等重要交通節點進行綜合改造。
建橋:新建各類橋涵57座、過街天橋24座,維修加固城區橋梁19座。
修路:新建和改造道路151條,維修翻漿破損道路326條(段),城市道路完好率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