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郭萍家的新居挺漂亮吧?
東北網1月25日訊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兒醉了』,數九天,『吐魯番的葡萄』從四面牆裡掉下來,在溫暖的新房裡環繞。但醉的不是阿娜爾罕,而是依蘭縣愚公鄉新宏村村民孫平。
幾年前,孫平利用3畝承包田,跟著別人學種葡萄。一兩年後,孫平的葡萄變成了錢串了,平常年景,每棚純收入4000多元,一年能掙4萬多元。
有錢了,自然想闊氣一些。去年,依蘭縣出臺好政策,泥草房改造最高給補助2萬元錢。沒有補助還想蓋新房呢,何況白得2萬元。
孫平將新房規劃為120平方米,兩頭向北延伸兩米,砌成歐式門斗,一側是車庫,一側是廚房。南向大三間房,完全按照城市風格裝修,室內廁所,安有電熱水器。大小居室清一色立體棚、節能燈,還有環繞音響,純實木地板一米200來元,電暖器是正宗德國品牌。
孫平說,新房子一動工就由不得自己了,花錢就像倒提著錢袋似的,嘩啦嘩啦往外淌。等搬家時一結算,連土建帶裝修外加電器床上用品,花了20多萬元。那神情,似乎小菜一碟。
新宏村黨支部書記郭有泉說,在好政策的鼓勵下,新宏村兩年時間改造泥草房89戶,農民住房實現了磚瓦化,個別農戶住房實現了現代化,與城裡人一樣了。
新宏村原本沒有葡萄,是外地人請人來開發的。為推動這個產業,2002年七八月份,村乾部帶頭將齊腰深的黃豆秧砍了。葡萄苗種上3年纔結果,這讓很多村民都擔心。可葡萄一達產,效益可不得了,平平常常是大田玉米種植效益的20多倍。村民們看明白了,紛紛投資種葡萄,大棚由原來的10棟,幾年就增加到57棟。
鄉裡還幫助村裡注冊了綠色商標,使新宏村的秋葡萄賣出了冬天價,去年每斤葡萄達到8元錢,比上年翻了一番。
可是,葡萄再好也是一年一茬兒,村民大多時間還是閑著,就業不充分直接影響農民增加收入。
愚公鄉黨委書記孫玉坤說,農民缺少的是致富項目,更缺少他們可以參與的勞動密集型項目。為引進這樣的項目,鄉黨委、政府沒少費勁兒。
2009年,愚公鄉通過反復調研,愚公鄉將養殖『櫻桃谷鴨』基地設在了新宏村。
村裡還像種葡萄一樣,先由黨員乾部帶頭示范。村主任吳懷、黨員孫志剛分別試養了一茬(1.1萬只)和三茬(1.8萬只)『櫻桃谷鴨』,結果分別掙了1.3萬元和2.5萬元。
養一茬一個多月,一年最多能養8茬,飼料、鴨雛、藥品由企業先賒著,運費等由企業承擔,這樣一來一只鴨子淨掙一塊來錢。這還了得,掙個萬八塊錢不跟玩兒一樣嗎?
基地最多能容納31戶村民從事『櫻桃谷鴨』養殖,但卻有90多戶村民相爭。村裡一時『擺不平』,就上訪到鄉裡。鄉裡也犯難,好說歹說,承諾擴大基地時優先考慮『上訪戶』。
據了解,新宏村『櫻桃谷鴨』養殖基地土建工程已完工,今年春天就可投入使用,年可養殖『櫻桃谷鴨』192萬只,實現利潤230萬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
郭有泉說,養殖基地產生大量糞便,村裡在省政協的幫助下,籌資建立大型沼氣站,沼氣除村民用於燃料之外,還可為蔬菜及葡萄大棚供暖,沼渣還能給葡萄提供有機肥料,葡萄『櫻桃』成了好『親戚』。
農民郭萍家的新居挺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