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解讀:2009『清單』兌現承諾 2010『三不』提昇標准
2010-01-27 11:02: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7日訊 27日,黑龍江日報在第三版推出了兩會特別報道『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民生——2009『清單』兌現承諾 2010『三不』提昇標准』,全文如下:

  在省人大三次會議上,我曾代表省政府提出,『即使發展遇到更大困難,即使財政增收遇到更大壓力,但對民生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困難群眾的生活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蓋面只能擴大不能縮小』。今天,我可以欣慰地向各位代表報告,我們踐行和兌現了這一莊嚴承諾!

  今年不管財政收支形勢多麼嚴峻,我們仍將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不能減少、水平不能降低、規模不能縮小』的原則不動搖,全力推進『十大民生工程』向更高標准提昇,向更大范圍覆蓋,為全省人民謀取更多福祉。

  ——摘自栗戰書在今年人大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就業

  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74.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1.03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7%以內。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18.2萬人,就業率達91.7%。培訓下崗失業人員51萬人,增長52.8%。發放職業培訓補貼2.9億元,增長20.1%。發放小額擔保貸款9.2億元,增長26.8%。

  2010年,新增就業6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萬人。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和援助工作,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5%以上。

  社會保障

  2009年,將4715萬名『五七工』、『家屬工』納入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在全國率先解決了特殊歷史時期特定用工群體的『老有所養』問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達到1011元。14個縣(市、區)被列為新農保首批試點單位,今年春節前就會有30.45萬名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領取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籌集資金33.15億元,對中央及中央下放企業和地方關閉破產國有企業74.8萬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給予補助,其中,將56萬未參保退休人員納入醫療保險范圍。全省城鎮居民醫保參保基本實現全覆蓋。

  2010年,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提高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和城鄉低保對象保障水平。

  教育

  2009年,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資金2.1億元,資助困難寄宿學生31萬人。將縣鎮和農村初中的公用經費補助標准提高到500元,特殊教育的公用經費補助標准提高到1000元。免費向265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特殊教育學生和城市低保家庭義務教育學生提供教科書。

  2010年,繼續推進公平教育工程。落實國家關於中等職業學校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的免費政策,全力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纔18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80萬人次、企業在崗職工50萬人次、下崗職工25萬人次。深入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工程,力爭創建標准化學校500所。加快國家和省級重點監防區校捨建設,確保中小學校捨安全。


  醫療衛生

  2009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醫療保險定點率達到80%。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內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以上和50%以上,大額醫療費醫保制度內報銷比例達75%。新農合住院補償比例,鄉鎮衛生院達到70%左右,縣級醫院達到50%左右。實行基本藥物目錄後,我省基本藥物價格在國家最高限價基礎上又下降了33%。

  2010年,引導優質衛生資源向基層轉移,建設19個縣級醫院、20個中心鄉鎮衛生院、200個村衛生室。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到85%以上,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推進30所三級醫院與66個縣級醫院的對口協作。

  文體建設

  2009年,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區)級支中心36個,村級服務點6680個,實現了地級服務點全覆蓋。

  2010年,開工建設省博物館新館,推進66個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達標,建設列入國家規劃的257個鄉鎮文化站和428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服務點。建設一批公益性的開放體育場館和設施。

  棚戶區改造

  2009年,棚戶區改造開工面積3233.3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294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96%和173.5%。改造農村泥草房22萬戶,竣工面積1878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0%和9.5%。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1.52萬戶邊境縣、貧困縣、少數民族自治縣農危房改造任務。廉租住房開工面積50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97.6萬平方米,為31萬戶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4.3億元,居全國前列。

  2010年,繼續推進『三棚一草』改造工程。非煤城市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1500萬平方米,改造13.4萬戶;林區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590萬平方米,改造11.8萬戶;煤礦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321萬平方米,改造5.2萬戶;墾區危舊房改造開工建設725萬平方米,改造11.9萬戶;改造農村泥草房22萬戶,約2000萬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10萬戶。

  三供兩治

  2009年,投資147.9億元,開工建設項目280項。紮實推進『三優』文明城市創建,新增各類公園84個,拆除違章建築1817處,新增建成區綠地面積5775公頃,新增造林面積22.3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3.6%。完成了第四批750個貧困村、30萬貧困人口的整村脫貧任務,村均投入資金達到128萬元,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

  2010年,加快齊齊哈爾、雞西、伊春等市(地)供水管網工程建設。我省現有急需改造的老化供熱管網5772.5公裡,每年漏失率高達10%,浪費煤炭折合標准煤128萬噸。要全面啟動供熱管網改造工程,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現有的老化管網改造任務。今年重點推進哈爾濱第一熱電廠、佳木斯等市縣供熱續建項目。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40萬噸、集中供熱能力6000萬平方米、燃氣用戶40萬戶、污水處理能力100萬噸、垃圾處理能力4000噸。繼續推進『三優』文明城市創建,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提昇城鄉文明水平。繼續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程。高標准啟動實施第五批75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計劃,實現20萬農村人口脫貧目標。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推進農村新型能源建設工程。全年新建大中型農村能源項目139個,戶用沼氣、聯戶和養殖小區沼氣項目1.1萬個,沼氣鄉村服務網點110個。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