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具有雄厚的科技、教育和人纔資源,我們必須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努力提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質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轉變。
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紮實推進高教強省建設,在繼續實施『五個一批』建設計劃和『五個服務』計劃的同時,依托『三大智力資源』,實施『八大技術創新行動』:一是產業技術創新行動,圍繞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定產業技術路線圖,頂層設計30項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制約產業鏈條延伸的關鍵技術,提昇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行動,按照創新研發、成果轉化、企業發展和資源共享四個方面進行綜合集成,構建15個面向重點產業振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三是科技成果轉化行動,優選出50項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闊的高新技術成果進行重點推廣和產業化,組織實施10項重點科技新產品項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科技園區提檔昇級行動,開展省市科技共商共建,加快『一帶兩區四基地』建設,支持哈爾濱市打造科技創新城、大慶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園區、齊齊哈爾高新區晉昇國家級高新區。五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行動,圍繞重點產業振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構建農機、先進復合材料等5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六是創新型企業建設行動,培育和認定創新型企業300家,引導更多企業走創新發展的道路,逐步培育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群。七是民生科技工程行動,圍繞安全、健康、環保和富民等四個民生領域,每年組織20項關鍵技術的開發應用、集成示范和培訓推廣等項目,同時針對新農村建設、科技扶貧等工作,每年組織實施10個科技富民強縣、科技扶貧示范和新農村試點建設項目,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和財政增收。八是對外科技合作行動,以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對接為契機,進一步拓展科技合作領域。利用省內對俄科技合作中心及國際合作研發基地等平臺,圍繞能源裝備、新材料、現代農業和生物醫藥等領域,每年引進20項國外先進技術成果,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重點創新項目、重點研究基地、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海外學人創業園和國家學術交流與合作項目等載體,每年引進20名出國留學和海外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纔。